逐漸具體了。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刑科給事中吳時來、刑部主事張翀和董傳策同日上疏,彈劾嚴嵩。時來疏稱:
頃陛下赫然震怒,逮治僨事邊臣,人心莫不欣快。邊臣群軍朘軍實,饋執政,罪也。執政受其饋,朋奸罔上,獨得無罪哉!嵩輔政二十年,文武遷除,悉出其手,潛令子世蕃出入禁所,批答章奏,世蕃因招權示威,頤指公卿,奴視將帥,筐篚苞苴,輻輳山積。猶無饜足,用所親萬寀為文選郎,方祥為職方郎,每行一事,推一官,必先秉命世蕃而後奏請。陛下但知議出部臣,豈知皆嵩父子私意哉!他不具論,如趙文華、王汝孝、張經、蔡克廉,以及楊順、吳嘉會輩,或祈免死,或祈遷官,皆剝民膏以營私利,虛官帑以塞權門。陛下已洞見其一二。言官如給事中袁洪、張璒,御史萬民英,亦嘗屢及之。顧多旁指微諷,無直攻嵩父子者。臣竊謂除惡務本,今邊事不振,由於軍困,軍困由官邪,官邪由執政之好貨,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用《明史卷二一〇吳時來傳》節錄本)
張翀疏稱:“臣每過長安街,見嵩門下,無非邊鎮使人,未見其父,先饋其子,未見其子,先饋家人。家人嚴年,富已逾數十萬,嵩家可知。私藏充溢,半屬軍儲,邊卒凍餒,不謀朝夕,而祖宗二百年豢養之軍,盡耗弱矣。邊防既隳,邊儲既虛,使人才足供陛下用,猶不足憂也。自嵩輔政,藐蔑名器,私營囊橐,世蕃以駔儈資,倚父虎狼之勢,招權罔利,獸攫鳥鈔,無恥之徒,絡繹奔走,靡然從風,有如狂易,而祖宗二百年培養之人才盡敗壞矣。”傳策疏中,更列舉嚴嵩壞邊防、鬻官爵、蠹國用、黨罪人、騷驛傳、壞人才六罪。三人同日上疏,同樣著重邊防,很容易引起嚴嵩底猜疑。
嚴嵩看見吳時來、張翀,都是徐階底門生,董傳策是徐階底同鄉,認定有人主使。便一力在世宗面前挑撥。世宗不聽,後來時來遣戍橫州,張翀遣戍都勻,傳策遣戍南寧,比楊繼盛底慘禍,顯然不同。徐階底地位,已經逐漸提高了,對於他們,隱隱地成為保障。以後穆宗即位,徐階當權的時候,三人都起復原官。
嘉靖三十八年五月,徐階晉吏部尚書。這是一個崇銜,因為實缺的吏部尚書還有吳鵬。三十九年徐階再從少傅晉太子太師,就在這一年,居正從翰林院編修,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國子監司業事。
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右中允正六品,在官階上進了一品。明代有左春坊、右春坊,管太子奏請、啟箋及講讀之事,長官為春坊大學士,其次則有庶子、諭德、中允、翊善,司直郎等官。但是後來都成為翰林官升轉的虛銜,沒有一定的職務。所以居正實際的職務,只是國子監司業。明代南北兩京都有國子監,是當時的國立大學,但是因為只有兩個國子監,所以比現在的國立大學,地位更加隆重。國子監底長官是祭酒,其次是司業,就是國立大學校長和副校長。在居正當司業的時候,國子監祭酒是高拱。徐階、高拱、張居正,是嘉靖末年直到隆慶六年政治界的三個主要人物。
高拱新鄭人,字肅卿,又號中元。嘉靖二十年進士。曾為裕王侍講九年,和裕王的關係很深。世宗自莊敬太子死後,不立太子,裕王便是實際的太子。東宮宮僚,照例是大學士的候補人,所以嚴嵩、徐階當政的時候,對於高拱,都是非常地器重,以後高拱升國子監祭酒,便是他們底主張。高拱和居正在國子監同事的時候,他們互相瞭解,都看到日後兩人在政治界的地位。
嘉靖四十年春,俺答自河西踏冰人寇,七月犯宣府,九月犯居庸關。十一月俺答底侄兒吉能犯寧夏,進逼固原。十二月他底弟弟把都兒犯遼東蓋州。這一年韃靼底攻勢雖不特別緊張,但是範圍很廣泛,正面的北方以外,東北和西北都受到他們底蹂躪。敬修《文忠公行實》,特別提到“四十年犯薊”的記載。這一年韃靼底進攻,給與居正一個新的刺激,大致他和敬修父子間常時談到,後來便留下這個記載。
四十年十一月,西苑大火,世宗因為所住的永壽宮被毀,只得暫住玉熙殿。他看到地方又窄又小,和嚴嵩、徐階計較。嚴嵩勸世宗仍還大內,不料觸動了世宗無限的傷感。十九年以前,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底夜間,世宗宿在曹端妃宮裡的時候,宮婢楊金英定謀,幾乎把世宗勒死,幸虧方皇后來了,才把世宗救活。那時他在驚惶底中間,話都說不出來。方皇后傳聖旨,把楊金英、曹端妃都殺了。楊金英的死不說了,世宗眼看端妃被殺,連申辯底機會也役有。端妃底冤枉,世宗是明白的,但是卻怨不得救命的皇后。一個溫馨的好夢,剩得血腥的回憶。從此以後,他不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