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筱雨“賣傻”說開去》等文章,從思想程序、社會發展等方面,談了審美取向、價值取向及其變遷。

以上文,皆是我作家顧曉軍,以湯加麗為視覺原點,向張筱雨看、向未來看,而構成。

如果我們鳥瞰呢?

站在歷史的源頭看:那麼,湯加麗也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及象徵。

湯加麗之前,有哪些著名的女模特及人體藝術,我不很清楚。

但我清楚:無論你進哪家照相館,攝影師都會給你擺他認為最酷、最美、最牛的造型。

這樣的造型,有的很美、很酷,可有的土的掉渣;然而,攝影師們自己不覺得,一般他們還會堅持要你照著做。

……

推而廣之:人體藝術的審美,實際上傳遞的是攝影師們的美感水準。

我不知道:有沒有攝影學院對攝影師進行系統的美的薰陶?但我知道:即便有,也不會比舞蹈專業更嚴格、規範。

更重要的是:攝影的美感,主要是選取;而舞者的美感,則是自我表現,就更具有主動性。

……

因而,作為舞蹈演員湯加麗的一脫,將規範的美、程式化的美,領進了人體藝術。

湯加麗,給當時的人體藝術攝影的感覺,應該是耳目一新。

其實,湯加麗所做的:也只是給人體藝術領域,注入了現代舞的元素。

但,這就夠了,於人體藝術,是革命、是進步。

在芭蕾之前,歐洲有多少種類民間舞蹈?我不很清楚。

我清楚的是:源於義大利的舞蹈芭蕾,在法國盛行後集中了舞蹈的美的元素。

因為太美了。17世紀,芭蕾開始進入法國宮庭。而後,一步步程式化、直至僵死,等待別的形式打破。

……

20世紀初,鄧肯開創了現代舞。經過百年、全世界舞者的努力,將這一形式中的美逐步洗練。

歷史又選擇了湯加麗,讓她把人類洗練了千百年的舞蹈之美,領進了人體藝術。

……

而後,歷史又令張筱雨帶著自然主義色彩,打破湯加麗的裝飾性過強。

各種藝術及審美,就是這麼不斷地在打破、再打破中,進步、發展。人類社會,亦然!

今晨,發現了網友心如靈蓮炮製的《長城·配偶·魯迅》。

受寵若驚呵!日狗的顧曉軍、顧倒魯,居然也能與余文化、李性論並駕齊驅了?

他們,大概都是拿國家特殊津貼的吧?而作家顧曉軍,卻只能用虛度的歲月,聊補苟延殘喘的餘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