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兩個雙黃蛋,吃得王路額頭上汗都冒出來了。
喝光紅糖水,王路怕熱情的老兩口留飯,連忙道:“今天來是請老伯幫忙的,我們想沿江繼續搜尋,只是不知道附近有沒有容易找物資的村莊工廠什麼的。“
陳老頭吧咂著嘴:“小王你想沿江而下啊,再下去就是樟村鎮了,那個地方不容易找物資啊,那兒――那兒喪屍太多了。“…;
崔老太接碴道:“再下去也沒啥大的廠子了,樟村就是個烈士陵園有名點氣,說到經濟,那真是連個好點的村子都不如。別的不說,光那鎮中心的大街,也和20年前差不多。“
王路有些失望,勉強問:“那過了樟村呢?“
陳老頭道:“再往上游就是皎口水庫了,這鄞江也就到頭了。“他想了想:”小王啊,你也別往上游去了,雖然說還有幾條支流,可那都是通往裡山角落頭的,象五龍潭風景區啥的。要我說,從鄞江鎮到咱們後隆村,這中間一帶的田地也夠多了,你們四人吃吃用用盡夠了,就是想找工廠,也該往下游找,朝鄞州大道方向走,到高橋那兒一帶,多的是大工廠大企業。“
崔老太白了老伴一眼:“就你能,那兒廠子多,可喪屍也多啊,一個廠子裡少說幾百號人,你讓小王一個人唱獨角戲去啊。沒等你進廠門就挺屍了。唉喲,小王,我這可不是咒你。“
王路苦笑:“沒事沒事,阿婆說得對,阿伯說得也有理,是我貪心不足了,其實把鄞江鎮上的喪屍清理光了,鎮上的物資也夠我們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
崔阿婆眯著老眼笑道:“這難能怪你,是個男人,總得為以後的長遠日子打算啊。不怕你們笑話,老婆子我睡得少想得多,昨兒還讓老頭子弄了件好東西來,正想著動動筋骨,看看有沒有留著年青時候當姑娘家時的手藝呢。“
謝玲不由好奇:“阿伯找了什麼好東西來?“
崔老太站起身,推開了推向貯藏室的門:“就是這兩老貨,這老貨的年紀比我還大呢。“
不說謝玲,連王路也好奇地站起來,走到門邊一張望。
謝玲叫道:“紡車?“
王路叫道:“織布機?“
陳老頭大笑:“就是這兩玩意兒。這東西現今在農村也不好找了,我也是費了好大的精力才淘來的。你別聽我老伴說得神神道道的,她小時候倒是紡過線。可沒織過布,這種農村土布也就解放前還有人織,5、60年代時就基本看不到了。“
崔老太瞪了老伴一眼:“我是沒織過,可我見過我姥姥織過,試著擺弄擺弄,早晚能上手。“
陳老頭搖搖頭:“織布還得先紡線呢,咱村裡又沒人種棉花,你想紡都沒料啊。再說了,就村裡家家戶戶扔下的衣服料子,夠我們穿幾輩輩了。“
看著老兩口鬥嘴。謝玲悄悄笑起來,王路也樂呵呵道:“阿婆,你想穿啥衣服,跟我說,鄞江鎮上的衣服不要太多啊。”
崔老太拍了一下手道:“小王可別當真,我也是天天在家悶著無趣,這才想找些事做做。老頭子還能下田,我一個人在家連個說說話的人都沒有,以前好歹能看看電視,現在別說電視。連村裡的有線廣播都沒有了。唉,以前吧,聽這廣播天天哇啦哇啦的,膩味的慌,現在這耳邊沒人嘮叨了,又悶得很。小王啊,我也就是個老太婆子瞎叨叨,你可別往心裡去。”
王路自然知道老年人愛多想事愛嗦叨的通病。他心裡微微一動,說實話,他不是沒考慮過請兩位老人家到崖山“入戶”,從私心裡說,老兩口是真正的農村人,做農活那是一把好手不用說了。這對崖山上如今遍地小白的情形是極大的改善――陳薇這幾天才剛試著在後山開出的田裡種了些土豆,是拿土豆芽切了塊埋下去的,想試試能不能成活。王路估計是沒戲。
但問題是現在崖山上連正經讓人住的地方都沒有,怎麼請老兩口子去啊,如果把鄞江鎮都清理乾淨了,自己才有點臉面請兩位老人家換個更好的地方住住。
只不過,現在雖然沒法子厚著臉面拉兩老口入夥,但提前打打感情牌總是沒錯的。王路涎著臉道:“阿婆。阿伯,你倆空了,可以到我們山上走走嘛,反正順鄞江下來很快的,陳薇上次聽了阿婆阿伯的事。還埋怨我為什麼不接你們上山呢。”…;
崔老太搶著道:“這感情好,我天天在家時陪著這老貨也沒趣的很,這就說定了,過幾天,我帶點自家田裡的產出,到你們那兒玩玩。”
謝玲乖巧地道:“阿婆這說的是什麼話,你們就是空手來,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