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能否下道諭旨,訓誡旗人。”胤禎連忙順口說道。
康熙瞅了他一眼,暗笑老十四這算盤打的精,整頓旗務還不忘把朕頂在前面,不過,這事確實該大力支援,當下,他便頜首道:“整頓旗務的具體方案出來之後,朕給你聖旨,只管放手施為,無須顧忌。”
“兒臣謝皇阿瑪體恤。”胤禎忙躬身道,起身後,又是微笑道:“旗人進了作坊務工,掙得都是血汗錢,想來不會再如此擺闊。”
“但願如此。”康熙微微點了點頭,沉吟著道:“旗人好虛榮,讓他們入作坊務工,恐會有牴觸現象,此事只能誘之以利,曉之以理,你與各旗旗主,王公勳貴詳細商議一番,以自願為主,切不可強迫,以免另生事端。”
“兒臣尊旨。”胤禎忙躬身說道,心裡卻是不以為意,旗人固然好面子,但豈能受得住銀子的誘惑,一個月二兩銀子的工錢,還擔心他們不幹?
“聽聞嵩祝今日早朝祈求還鄉養老,是否需要朕允准?”康熙卻是突然問道。
胤禎聽的一楞,康熙這是試探?還是想刻意維護他的威信?嵩祝可是康熙一手擢拔,而且跟著他出徵過噶爾丹的得力大臣,再說,嵩祝退了之後,康熙又會擢拔誰?總不會是提拔他十四黨的人。
胤禎瞬間便有了決斷,忙躬身回道:“兒臣謝皇阿瑪體恤,嵩祝熟悉軍務,又久在地方任職,瞭解各地軍事民情,實乃難得幹才,如今尚不到六十,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豈能讓他還鄉?兒臣身為儲君,若這點氣度和自信都沒有,豈不貽笑大方?兒臣懇請皇阿瑪成全。”
康熙微微頜首道:“旗務整頓、八旗制度革新必然反對者眾,朕擔心朝中一眾老臣食髓知味,你既如此自信,朕便依你。”說完,他略顯疲倦的說道:“跪安吧。”
“兒臣謝皇阿瑪體恤,兒臣告退。”胤禎忙躬身說道。
回到毓慶宮,胤禎仍是欣喜不已,終於給八旗制度撕開了條口子,現在要做的便是將這條口子慢慢的撕大,在殿裡踱了幾圈,他才叫來包福全,吩咐道:“譴人去通知胤禟過來,另外譴人通知京城一等公以上的王公勳貴明日參加早朝。”(未完待續)
………【第525章 宗藩關係】………
待包福全躬身領命退下,胤禎又在殿內緩緩踱了起來,之所以叫老九胤禟前來,他是想把天津的軍工作坊這一塊暫時交給老九打理,旗人入作坊務工不是件小事,這些個旗人個個都是大爺,七彎八拐都能跟一眾王公勳貴拉上關係,沒個得力的人坐鎮,根本鎮不住他們。
再則,跟八爺黨關係親密的王公勳貴不少,由老九前往天津坐鎮,不僅可以省卻很多麻煩,而且也易於獲的大多數王公勳的大力支援,這事關係甚大,他可不想出任何紕漏。
包福全很快就去而復返,進來躬身稟報道:“太子爺,上書房王掞、富寧安二位大人在外求見。”
“請他們進來。”胤禎停住腳步,隨口吩咐道,而後緩緩踱回書案邊落坐。
王掞、富寧安二人來的極快,進來請安見禮後,富寧安便躬身道:“稟皇太子,大清皇家海軍一眾將領皆系青年俊傑,因戰功而白身晉三、四品者比比皆是,實屬罕見,今海軍又徵日大勝,年少高位,既不利於人才作養,亦恐遭物議,奴才懇請押後封賞。”說完,他便躬身呈上早已寫好的奏章。
胤禎接過奏章,含笑道:“坐下談。”說著翻開奏章略略看了看,而後抬頭瞅了富寧安一眼,稍稍沉吟,才道:“富大人知道皇家海軍現在的規模和初步的計劃嗎?”
不待富寧安開口。他就自顧接著道:“不算併入海軍的水師。也不算仍在上海和天津的二萬新兵,僅是現在海軍征戰的就有三萬餘人,如今海軍才幾個總兵和副將?五年之內,海軍的規模就會在十萬以上,這僅僅才是開始,近幾年,海軍還會源源不斷的提拔大批將領。
遠征歐洲在即,徵日又系國戰大勝,若不封賞,如何激勵將士?遠征歐洲四萬裡。不知有多少將士會葬身大海,埋骨異國他鄉,朝廷豈能吝嗇這點封賞?
我知道有不少官員嫉妒,但海軍的封賞憑的是實打實的戰功。有功不賞,何以彰顯朝廷的公正?何以激勵將士用命?
皇上早已有旨意,必須儘快封賞有功將士,富大人這份奏章,還是自己收回去吧。”
聽的胤禎這番話,王掞、富寧安二人都是震驚不已,海軍在五年內要擴到十萬?那得要多少戰艦?戰艦維護、火器火藥的消耗,再加上兵餉,一年的開支至少要上千萬,朝廷如何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