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遷,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依然迅速,個體戶這個詞卻已經很少被人們提起,他們的風光也早已成為過去。

據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1999年,我國個體工商戶為3160萬戶,而截至2006年6月,這個數字變成了萬,減少了約650萬戶,平均每年減少87萬戶。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蓬勃發展到今天的日漸式微,究竟什麼原因讓個體戶變成了弱勢群體呢?

80年代的風光與現狀

近日一家主流網站釋出了一組名為“看看80年代中國的個體戶們”的照片,重溫個體戶當年的風光。照片上,有街邊賣衣服的小攤,掛著“文明經商”、“禮貌服務”的白底紅字招牌;有留著剛興起的“青年頭”的小夥子,腰上彆著時髦的挎包,當街支起“縫紉機”,為排隊等候的顧客縫補衣服;還有沾滿汙垢的灰白色鐵爐,上面架一個熱氣騰騰的鋁盆,裡面盛著茶葉蛋。在個體經濟發達的上世紀80年代初,這樣的一臺縫紉機或一架炭爐一度十分普遍,它們當時甚至象徵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希望。然而在改革開放將近30年的今天,這樣的景象也只能在電影或者老照片中看到了。現實中,個體戶們的生活又是怎樣呢?

27歲的李女士大學畢業後因為不喜歡天天上班的工作,便開始在青島市李滄區的夜市上擺地攤賣衣服。經過三年的打拼,如今她已經有了一個十多平方米的店鋪。談起擺地攤的經歷,李小姐直嘆,現在的個體戶真難。“我雖然有了十多平方米的門面,但因為太小,所以晚上還要到夜市去擺攤。用手推車推著去,剛開始時感覺很累,後來大家都這樣,也就習慣了。大家都認為我們很賺錢,其實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門面雖然只有十多平米,但每個月還要交個體工商管理費100元,地稅100元,國稅80元,鋪租500元,除此之外在夜市上擺攤,每個月還得交500元的保護費,不交這保護費,你根本別想在這擺攤。這樣的開支,讓我每個月掙的錢剛夠自己生活。”李女士告訴記者,生意難做不光是因為開支大,她還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同樣的一件衣服,從溫州過來時的進價是45元,在大商場裡可以賣到400元,在夜市上卻連賣70元都困難,因為大家似乎都認為只有大商場裡的衣服才是真的。除此之外,還有同行的互相排擠等困難。

李女士的困難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在我國一些城市,沒收個體戶的生產工具,強拆個體戶的臨時住所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他們的生產工具被沒收了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們沒有註冊。擦皮鞋、賣烤紅薯、修腳踏車,這些普通的經營在許多國家並不需要登記註冊,而在國內,不註冊就是非法。在一些城市甚至連收廢品都要統一註冊、統一著裝。個體經濟的發展之路越來越艱難。2006年,有的城市甚至將建立“無攤城市”作為塑造城市新形象的目標。

警鐘敲響:中國離不開個體經濟 txt小說上傳分享

個體工商戶成為弱勢群體的真實原因(2)

個體戶的困難讓人們產生這樣的疑問:中國難道不需要這種“8人以下生產資料所有者參加勞動”的經濟形式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曾有經濟學家指出,如果中小企業及個人的創業精神遭到扼殺。大型企業進步的動力將逐漸消失,一個國家的經濟將失去長遠的發展動力。不僅如此,我國經過改革開放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價值多元化觀念也將受到重創。且不說改革開放初期,個體經濟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就是今天,個體經濟也同樣不可少,個體戶的消失也與我國政府鼓勵創業的政策方針不符。

據調查,在我國生存型創業佔了創業總量的90%以上。大量的下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種種原因不願留守鄉村的農民,以及剛剛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在為自己的生存而創業。說的通俗一點,他們沒有更好的工作選擇,只是為了“活下去”。他們的創業範圍,大多侷限於商業貿易,如銷售、個人服務、教育服務、社會服務等行業。與擁有技術和起動資金的創業者相比,他們一般個人能力較低,自身缺乏競爭力。這些創業者的性質實際上是屬於個體經濟的,他們的自主創業有效的緩解了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為我國多元化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因子。

中國的市場經濟暫時還離不開個體經濟的支援,然而種種跡象表明,個體戶已經走向了消失的邊緣。平均每年減少87萬戶只是一個數字,更可怕的是個體戶的銳減引起了國人價值觀念的倒退。個體戶的銳減,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對市場的渴望與嚮往已經蕩然無存。從二十年前的“下海熱”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