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的接力賽訓練,李志忠和袁郭華還有麥紹強等教練組成員充分的交流,可以說受益匪淺。
“我們的田徑專案,我們的短跑男隊是不是因你將迎來更好的時代呢?一如當初伊東浩司的崛起,帶動了整個日本短跑專案的突飛猛進,打破了我們短跑在亞洲的統治力。而現在,是不是有那麼一個人,將帶著我們這代人的希望,你們這代人的希望,去再次站上世界的舞臺。”
雅典奧運會,要來了啊!
1932年,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劉長春經過了三個星期的海上漂泊,站在了洛杉磯舉行的奧運會賽場上。
1936年,劉長春經過28天的海浪顛簸第二次站在柏林的跑道上。
偌大的一箇中國,竟然連一個國家體育總局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個叫做“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民間組織,舉辦運動會、運動員出國比賽,依靠的都是各界人士的捐款支助。
體育,在那個時代是什麼意義?
列強入侵,軍閥混戰,山河破碎,家國板蕩,“東亞病夫”的帽子戴在頭上摘都摘不下來。
一張張後人見到的照片裡,無不是身體孱弱,麻木不仁。
國強則體育強,國衰則體育衰。
朝鮮人孫基禎即便是以日本隊的身份出戰,但在柏林奧運會拿下了男子馬拉松的金牌,依舊振奮了當時大量淪陷區民眾的心氣。
直至今日,依舊有不少美國人的觀點,認為他們在二戰對德國的勝利,是從1936年奧運會開始的。美國黑奴後裔傑西歐文斯在這一屆奧運會上,在100米跑、200米跑、跳遠、4x100米跑是個專案上,先後在預賽、次賽、複賽、決賽中,追平世界紀錄三回,打破奧運會紀錄9回,拿到了4枚金牌,創造了田徑歷史上的奇蹟。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在這樣的號召下,所以會有許海峰第一槍,會有鐵榔頭,會有體操王子,會有劉……一枚枚奧運金牌振奮國人的心氣。
無數的體育健兒以出色的成績向世人展現了我們家國內外的勃勃生機,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代代傳承,這根接力棒,交給你們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接力目標
“昨日在石莊市舉行的2004年全國田徑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中,榕海省選手蘇祖,以破紀錄的成績跑出了20秒12的優秀成績,這也是蘇祖繼60米和100米之後,打破的第三項全國紀錄……”
“在5月21日至23日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中,蘇祖先後在男子100米和200米中以破紀錄的成績拿到了冠軍,同時這一成績也大大重新整理了過往全國紀錄水平……”
《奧運健兒整裝待發,田徑軍團異軍突起》
《從60米到200米,破完全國紀錄只用兩年時間》
《奧運展望,蘇祖能破10秒》
《陳建:有了蘇祖的出現,我們這些“老人”都跟著打起來了精神》
《國家田徑隊總教練馮書庸:奧運會目標是拿獎牌,我們的短跑男隊是歷史最佳》
……
從奧運選拔賽之後,一條條新聞訊息繼而連三地出現在電視報刊之上。隨著離雅典奧運會的到來越來越近,媒體關注和報道的焦點也逐漸從其他的領域逐漸聚焦到了體育上來。
“餘指導,這樣下去,是不是不太合適?”
國家隊辛莊訓練基地田徑場邊,餘立偉正眯著眼看著場地上訓練到運動員,神色頗為滿意。在他身旁,李志忠手裡拿著幾張早上剛在路邊買的報紙,面色有些凝重。
自從安坦的廣告播出以後,蘇祖的人氣幾乎是直線上升,再加上選拔賽時候的兩個破紀錄成績,幾乎一瞬間就成為了焦點重心。這段時間裡風頭完全蓋過了其他的體育競技專案,也就籃球隊偶爾冒出的幾條訊息能夠壓一壓田徑隊。
“老李,李教練,你把心放在肚子上,沒什麼大不了的,你也管不了他們要報道要亂寫啊。”餘立偉搖搖頭,指了指李志忠手裡的幾分報紙,“你看看這些話,有幾句是你或者是我說的,現在是奧運年,氣氛起來了,受到關注太正常不過。”
“這樣讓運動員們揹著的壓力就太大了。”李志忠輕嘆了口氣,運動員受到關注是件好事,有名氣,個人才有商業價值。
但期望太高,也很容易讓年輕的運動員揹負起過大的壓力,當年84年的跳高選手,和88年體操王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