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達那如泣如訴的愛情。一小段吹罷,沈醉自我感覺還算不錯,既沒有吹跑調了,也還吹得比較流利,沒有銜接不良之感。算是超常發揮了,畢竟十幾年沒碰過了,又是用的簫,能吹成這樣他自己都覺著有點意外,但就是不知道在阿碧這大行家耳中聽來是怎麼樣的。就怕她覺著是不堪入耳,所以他吹完之後便仍是看著外面背對著阿碧,並沒轉過身去,有點怕面對她的感覺。

“完了嗎?”阿碧在後問道。她雖覺著沈醉吹奏的水平並不特別高明,但勝在曲調韻雅婉轉,而且聽來還有一種令人纏綿悱惻之感。但正聽著好好的呢,他卻是突然中斷了。

沈醉聽到阿碧的話,見她並沒說什麼不好聽取笑自己的話,心中稍安了些,便回過身來答道:“完了!”雖然他知道這首曲子並沒完,但他卻是已經吹完了,這樣回答也是沒錯的。

“可是我覺著後面應該還有的,不像這麼快就結束的!”阿碧輕皺著眉幽幽地道。

沈醉略帶尷尬地笑了笑,道:“後面的我不記得了!”

阿碧微怨道:“那你還說完了!”

沈醉笑道:“我的意思是說我吹完了!”

阿碧輕輕哼了一聲,卻是低下了頭去,又伸手撫弄著琴絃。琴音響處,卻正是沈醉剛才吹的那一段《梁祝》。沈醉聽得幾聲便聽了出來,見她單憑聽了一遍便能彈出來,心中不由大是佩服。但她彈完之後,卻是並未停下,而是又接著往後而彈。沈醉一聽,心中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她後面接著彈的卻是跟那一段過後的原《梁祝》曲十分相似,雖略有不同之處,但大體聽來卻是一樣的。想她只以那麼一小段為基調,就能夠自作曲而接,而且還與原曲十分相似,這樣的本事又如何讓他不佩服呢!不過她越往後面彈卻彈的越是慢了起來,眉頭也皺的更加緊了,似是在努力思索。終於她彈了最後一個音後,嘆了一口氣,道:“後面的我卻是接不下去了!”

沈醉感嘆道:“你能接這麼長,可就是十分了不起了呢!而且你後面接的,竟還是跟原曲有著八分的相似,小生實是佩服萬分!”

阿碧聽他最後那句竟自稱“小生”,再想著他平日裡大大咧咧的樣子,忍不住便笑了出來。又聽他說自己接的與原曲相似,不由奇怪地問道:“你剛才還說把後面的忘了,現在卻是怎麼又聽得出來相似了呢?”

沈醉又略帶尷尬地笑了下,道:“我剛才確是忘了,只是你一彈便跟著想了起來!”

阿碧忙道:“那你既又記起來了,就快些吹完了讓我聽聽!”

“呃,這個,我只是聽著你彈才記起的,再後面的卻還是不記得的!”沈醉有些訕訕地道。

“哦!”阿碧不由略帶失望地嘆了口氣。

沈醉見她失望,雖想幫她卻也無法,望了望窗外喝了口酒卻突然想到個主意,放下酒罈向她道:“這首曲子乃是根據一個故事而編做的,我把這故事跟你講一講吧,或許會對你有些幫助的!”

“好!”阿碧點了點頭,抬頭看著他期待著他快講。

沈醉看著她笑了笑,輕咳了下,道:“嗯,這首曲子的名字叫作‘梁祝’,乃是根據一對青年男女相愛的故事編做的,故事裡面的男的叫作梁山伯,女的叫作祝英臺!”

“哦,梁山泊與祝英臺!”阿碧輕道了句,皺眉想了想,道:“這名字我好像聽說過呢!”

“是嗎?”沈醉不由心中大汗,心想難道這個時候就有這故事了。仔細想了想當年老師講的時候,好像沒記得老師有說過這故事發生在什麼年代。不過她要是真聽過的話,那卻也沒必要講了。

但阿碧想了一陣兒卻是又搖了搖頭,道:“這兩個名字確是有些耳熟的,只是我也不記得在哪兒聽過的了,你還是再給我講講吧!”

“哦!”沈醉點了點頭,便又接著開講。從梁山伯與祝英臺三年同窗共載,到兩人“草橋結拜”、“十八相送”、“樓臺相會”再到最後的“化蝶雙飛”,一一娓娓道來。這故事當年他們老師教曲子的時候便一塊兒講過,他曲子沒記全了,但卻是把這個故事記的清楚。而且在現代時,電視上也放過不少由這二人的故事改編的電視劇與電影,他自是知道的十分清楚。這個故事被改編成電視劇與電影后,新增設定了不少的情節,使整個故事更加曲折豐富,更有可觀性,比原先傳下來的故事也更加精彩了。他就是按照電影版本的故事,來為阿碧講述的。阿碧在旁邊聽的投入,他自己卻也是講的投入,講完之後,忍不住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為梁祝二人而感嘆。再看阿碧,卻見她滿臉淚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