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桃花三月開,微雨南風入夢來。
還沒到陽春三月,麻城府的天氣卻已經是一派春暖花開的景象,南風暖窗,細雨如絲,萬物齊吟。
櫻樹花開,猶如少女翩翩而舞;玉蘭綻放,滿樹堆雪,連翹簇簇,滿枝掛金。
正是一年當中最好的時光。
麻城府的鬥花會都在每年的三月底進行。
現在已經是二月底了,但官府卻還遲遲未公開今年鬥花會的承辦商。
因為今年與往年有些不同。
往年,所有有意向承辦鬥花會的商家會在二月初就向官府呈報鬥花會的承辦方案,再由官府根據各家所做的方案來選擇和決定承辦商家。
當然,官府並不會自己做決定,為了公平期間,官府會組織麻城府有名的養花師傅,形成鬥花會的評委團,讓這些人一起參與決定。
不過,以往最後勝出的一般都是杜家,杜家無論是財力,還是承辦方案都讓人無可挑剔。
但今年,官府和評委團卻都覺得有些棘手,因為大家意見一直達不成共識。
今年參加鬥花會承辦權競選的除了以往的商家以外,還有一個康家。
起初看到康家的承辦方案時,官府和評委團的人都沒反應過來,康家?哪個康家,麻城府什麼時候出了康家這樣一個大花商?
徐師傅哦了一聲,說:“是康妍康姑娘家,年前她家開了個花之戀盆景店,後來還和杜家合作賣盆景。”
康家的花之戀盆景店年前開業時請了徐師傅做剪綵嘉賓,而且開業之前,康妍曾經去拜訪過他,送過他兩種營養液,兩盆她親手養的花,還有兩盆雕刻精緻的盆景。所以徐師傅對康妍印象深刻。
“原來是她家啊,”徐師傅一提醒,同是評委團一員的張師傅也想起來了,他和徐師傅一樣。都曾是花之戀的剪綵嘉賓,“這個姑娘不簡單啊,但看這幾個月盆景火爆的程度,就知道這姑娘賺了不少錢,怪不得有能力來競選鬥花會的承辦權。”
承辦一屆鬥花會雖然會帶來不菲的利益,但前期的投入卻也不是小數目,沒有足夠的銀子,小商家不要來競選,就是想,他們都不敢的。
與其投入大把的銀子去爭什麼不可能的承辦權。還不如用心的選幾盆好花去參加鬥花會,即使得不上名次,但鬥花會上的人可都是全大梁各地的花商,能在鬥花會上露露臉,那商機就不一樣了。
因此。大多數小商家都是早早的便開始選花,育花。
徐師傅是養花界公認的技術最好的師傅,也是資格最老的師傅,其次是張師傅,他們兩人都對康妍讚譽有加,其他人自然不能小覷。
徐師傅、張師傅二人一聊,在場的人對康家都有了印象。
“嗯。我記起來了,聽說康姑娘也養得一手好花,還能雙手成書呢。”
“可不是,喬老太太壽宴上,有一盆開的特別嬌豔的雪中情,就是康姑娘培育的。”
“她家的盆景也不錯。佈局大氣,不落俗套,後來開的那些個盆景鋪子都不如她家的盆景好。”
“不知道她家辦這個鬥花會是不是要用盆景啊?說起來用盆景裝飾也新鮮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康家的事情來,漸漸的所有人都瞭解了康家。
“想知道她們家會不會用盆景。看看她家的承辦方案不就知道了。”一位評委師傅說了句,順手拿起桌上的康家承辦方案看了看,看了沒兩頁,臉色頓時一變,整個人變的認真專注起來,邊看邊嘀咕了一句:“咦,這個方案倒新鮮。”
他一說,其他人都好奇起來,爭相問起來,“怎麼了,他們家的方案很特別嗎?”
“是不是說要用盆景裝飾呢?”
那位師傅並未回答,一口氣將康家的方案看完後,遞給了徐師傅,“師傅,您看看。”
原來他是徐師傅的徒弟。
徐師傅看完後,不由撫掌稱妙,“妙啊,大妙,康家這套方案做的思路清晰,簡單明瞭,但是整個鬥花會的佈置卻一點也不簡單,實在是極盡花之能事,咱們麻城府的鬥花會還從來沒有這麼辦過,新鮮,著實新鮮,你們都看看這方案。”
方案一一傳閱過去,會場漸漸的靜了下來,過了許久,才開始有人討論。
“嗚,康家這個開幕式挺有意思,跟以往不同。”
“我倒覺得是形式也很新穎,咱們以前的鬥花會主要是賞花、鬥花,康家這個方案裡還有什麼遊園,品花茶,吃花餅/花菜,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