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的,是天下之大事,因而便沒有把這些瑣碎之事上報。”
劉若風憤怒大喝:“難道這樣的事還不算大事嗎?!”
朱勳辯解道:“皇上息怒!皇上,匈奴人向來有搶掠的習慣,這是他們遊牧民族長期流傳下來的惡習,一時間要讓他們改變,怕是不易;晉陽之事,則是因為石金所部渡河後流動作戰,手下沒有那麼多兵士去看管、押送俘虜,所以將俘虜棄於河中。臣不認為這兩件事是多麼重大的事情,故不曾上報,請皇上恕罪!”
虛無子道:“朱大人,你認為不是大事,輕描淡寫,給人一種在有意為他們掩飾的感覺。劉衝軍搶掠婦女、把她們充作奴婢也就罷了,但他們不是這樣,而是將這些婦女先奸後殺!在晉陽,石金將三萬人沉河,其中大多數是平民百姓!三萬口無辜的生命啊,朱大人,這是小事一樁嗎?!”
朱勳沉聲問:“道長,你這些話有何依據?”
“朱大人,這些事早已傳遍關外,人人皆知!”
朱勳冷冷道:“道長,切莫以道聽途說之言盅惑皇上!皇上,傳言豈可盡信!”
劉若風道:“傳言也未必不可信!即便只如朱愛卿所陳,朕以為已是大大的無道!無道,何以服天下?所以,朕要下旨責問劉元,另外,要派虛無道長前去調查這兩件事,若誠如人們的傳言,必嚴懲主兇!”
虛無子道:“皇上聖明!”
朱勳卻急忙奏道:“皇上,萬萬不可如此!想那劉元雖受封為輔漢王,尊皇上為天子,但咱們對他並沒有實際的控制權。說穿了,咱們與他是互相利用,他是要用咱們的‘名’,咱們是要用他的‘力’。因此,咱們對他們不能有過分的要求,他們有些過火的行為,咱們最好是睜隻眼閉隻眼。否則,若是惹惱了他們,撕破了臉皮,他們便極有可能反過來與咱們為敵!皇上想想,若到了這一步,對咱們有什麼好處呢?”
虛無子道:“翻臉就翻臉,咱們不能讓他們就這樣蹂躪、屠殺自己的同胞!”
劉若風想了想,道:“咱們也不用主動與他翻臉,但此事絕不能不加過問,任其所為!劉元若要翻臉,朕也不怕!”
豈料朱勳仍持己見。他跪了下來,道:“皇上!不能那樣做啊,那對咱們的復國大計是大為不利啊!皇上,請以大局為重,不要去圖什麼仁義虛名!”
劉若風道:“朱勳,你不要再說了!為君者若沒有仁心,聽由部屬對民施暴而不問,天下人還會歸附嗎?”
朱勳冷笑道:“哼!皇上講求仁慈,可是仁慈有多少用?即便虛無道長所言是真,石金沉三萬人於黃河,那又怎麼樣?秦始皇坑殺三十萬趙卒,楚霸王坑殺二十萬秦兵,結果怎麼樣?結果是,他們都威名遠播!別人一聽到他們的名字就膽寒,不戰而自潰。成大氣者,就是要讓人對你有所畏懼,就是要用血腥的手段!因為人心之常理,都是敬畏權威、懼怕刑罰、不想惹火燒身、但求自保而罔顧公義的。皇上,不能一味地存婦人之仁哪!”
………【第八十七章 飛龍山莊】………
虛無子駁道:“朱大人!難道你不知道秦始皇和楚霸王的結局嗎?正因為秦的殘暴,以致二世而亡;正因為楚霸王的暴行,終為高祖皇帝的仁義之師所滅。朱大人難道想要讓皇上成為贏政、項羽那樣的暴君嗎?”
朱勳冷冷道:“道長之見謬甚!秦亡,並非因為始皇的暴行。試問始皇在世之時,天下雖大,誰敢有異動?秦二世根本沒有始皇的膽略與手段,卻不知變革,仍沿襲始皇的那一套,焉有不亡之理?至於楚霸王之敗,也不是因為他的殘暴,而是因為他對屬下少恩,不善用人,又聽不進良臣的忠言所致。再者,道長以為,高皇帝就是仁義之君嗎?他連自己父親、子女的性命都不顧,是仁嗎?他的功臣良將一個個被他剷除,是義嗎?他的兒子孝文皇帝或許稱得上是一個仁君,但是卻是守成之君,而不是開國之君!開國之君,必須有鐵血手腕!”
劉若風想起自己謀殺朱勳和厲特時狠不下心腸的情景,暗道:“我劉若風可能真的不適合作開國之君哪!”
最終,劉若風不顧朱勳的堅決反對,決定下旨責問劉元,但不派人前往調查,而是叫劉元自己調查後奏報。
數日後,輔漢王劉元上表謝罪,稱已經嚴厲申斥劉衝,要他以後不得再犯;石金被革去將軍之職,劉元派另一個兒子劉耀接替了石金的指揮權。
劉元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與漢決裂,其態度尚可,劉若風便也不再追究細節。
劉若風等不到馬芸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