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數次輪迴。
風好像都不冷了,虞寧初無意識地扶住護欄,痴痴地看著這從未見過的盛景。
最初,她只是震撼於煙花的美。
看著看著,她也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想到了母親。
母親小的時候,是不是經常看皇城的煙花?母親十四五歲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一眾兄弟姐妹夥伴圍在身邊,在京城繁華的街道穿梭玩鬧?
她不懷念揚州,因為揚州從來沒有給過她家的感覺,可母親呢,京城有她的家,有疼她的外祖母蘇姨娘,有愛護她的舅舅,被迫隨一個不愛的男人離京時,母親是什麼樣的心情?病入膏肓撒手人寰前,母親有沒有想京城,是不是想再回來看一次這樣的煙花?
想又如何,母親再也沒有機會了。
人人都誇讚母親的美貌,可是再美,也像那些煙花一樣,倏然而逝。
虞寧初戴上兜帽,指腹悄悄掃過眼角。
煙花持續放了兩刻鐘左右,璀璨閃耀的光芒終於停止,半空只剩下一團團白霧,再被晚風吹散。
“好美啊,明天還會放嗎?”
“會,不過咱們未必還能抽中了。”
同樓的香客開始交談,沈逸笑著問虞寧初:“明晚還要來嗎?”
虞寧初搖搖頭:“看一次就夠了,明晚我想陪舅母一起聽戲。”
中秋過節,侯府請了戲班子唱戲。
這時,樓下傳來一陣騷動,沒多久,兩個僧人一人提燈一人端著一個蒙著紗布的托盤走了上來。
最受香客期待的猜燈謎環節開始了。
僧人先開啟紗布,竹製的托盤上,擺了一金一玉兩座麒麟雕刻,麒麟並不大,掌心可握,但雕工精湛,惟妙惟肖,堪稱精品。
提燈的僧人道:“這座金麒麟是去年頂樓的彩頭,可惜沒有施主猜中燈謎,今年本寺又準備了一座玉麒麟,希望今晚兩隻麒麟能遇到有緣人。”
金玉都是貴重之物,在場的十幾位普通百姓眼裡都冒出光芒來。
僧人將花燈掛在頂樓中央,花燈有八面,每面都題了同樣的畫與謎題。
虞寧初目力很好,雖然沒有上前,也看清了題面。
“方池之內有圓塘,塘內有水清又涼,忽然黑牛來洗澡,眨眼清波變黑漿”,猜一物。
配圖便是一幅惟妙惟肖的老牛入水圖。
虞寧初剛覺得這題目是不是太簡單了,忽然注意到那些普通百姓一個個皺緊眉頭的樣子,隨即反應過來,這種隨機抽中的百姓香客,讀過書的已經是鳳毛麟角,有的甚至不認識字,自然很難猜中。
有位布衣婦人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女童,她目光渴望地盯著金玉麒麟,卻又因為沒有頭緒而急得額頭冒汗。
女童並不懂母親的焦急,還歪著頭朝皇城的方向看,期待那邊會繼續放煙花,天真爛漫。
虞寧初突然湧起一股衝動,朝兩個僧人道:“是硯臺。”
“硯臺!”
虞寧初剛剛說出“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