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不止有,而且有很多。那些人中,有的有名,更多的,藉藉無名。

他們跋山涉水,他們餐風露宿,他們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在漫長的似乎忘卻了歸宿的跋涉中,他們與天地對話,與日月對話,與山水對話,與風雨對話。

就在這種種對話中,原有的生命,會受到衝擊和洗刷。

而在衝擊和洗刷過後,一種嶄新新、活潑潑的生命形態,會就此誕生。而總體的結果是,原有的生命,會得到不同程度伸展和擴張。

前世的時候,方天有一位長輩,就是“行者”。

受這位長輩的影響,方天曾經在二十二歲那一年,獨自一人,用腳丈量過長城。

在那個時候,那座舉世聞名的蜿蜒於群山漫野中的長城,許多許多地方,都早已經破敗,有些地方,甚至看不出曾經有過長城。

有的時候,夕陽如血,狼嚎淒厲,抬頭舉目,盡是斷壁殘垣,盡是遼闊荒野。頓時,一種斑駁的歲月塵煙,便穿透歷史的封印,撲頭蓋臉而來。

那一路上,不知有多少個夜晚,方天被淒厲的狼嚎嚇醒。尤其是當某天晚上,他在一棵樹杈上醒來的時候,不經意朝腳下一看,黯淡月色下,閃爍的是七八對綠油油的光芒。

和那些真正的行者比起來,方天的那一段旅程,只能算是小兒科。而就是這小兒科,便讓他的許多人生觀念,發生了極其重大的改變。

許多以前無視或者忽略的東西,被珍視起來。

許多以前看重甚至是珍視的東西,開始從生命中淡去。

而此時,此身雖在,卻已隔世。走過一遍生死,再看過往那段行程,方天能作的表態,也就是淡淡微笑了。

就在這種微笑中,方天以自身為藍本,以前世那位長輩為參照,以更多的虛擬與非虛擬的精神上的構造為框架,三分真實,七分虛擬地,為莫里希、帕特以及沙迦三人,描述了一種短暫地隔絕塵俗、直面天地的行為狀態。

給他們說這些,方天並不是要他們就此跑到外面去,當神農架野人,而只是要讓他們,有一種對比。

有對比,才會有發現。

就像他現在,站在這個異世界,才發現,前世的許多許多東西,都是那麼的可愛。

而對於莫里希和帕特來說,把他們的冥想與這樣的壯闊的天地行程比起來,不用方天多說,他們自己也會有所領會的。這種領會,無關乎稟賦。

就像一個小鎮的人來到了城市,城市的人來到了火星,火星的人來到了銀河,銀河的人來到了小鎮。

除非是先天性痴呆,不然,都會在對比中,有所發現,有所領會。

“這位準法師,就這樣,走啊走,走啊走,三個月之後,他忘記了什麼是修煉,八個月之後,他忘記了什麼是冥想。一年過後,他更是徹底地忘記了,他曾經是一位九級的魔法學徒、一位準法師。而就在他徹底忘記的半年後,某天晚上,遙望著天邊的月亮,他忽然心中有感,行走的腳步停了下來。”

“腳步停下,好像時間同時也跟著停下。天地間,是一片說不出的寂靜,而在這種大寂靜中,只有永遠不離不棄跟在他身邊的四系元素圍繞著他在打轉。”

“他迷失了,迷失在那大悠遠、大寂靜、大空曠、大自在中。”

“不知什麼時候,他從迷失中醒來。醒來之後,他發現自己好像有了什麼不一樣。什麼不一樣呢?他迷惑了好久,然後才想起,哦,原來他是一個魔法學徒,一個因為無法進階而奉師命出行的準法師。而這個時候,他有點不知所措地發現,這兩年,他什麼都沒做,可是現在,他忽然地,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時候,就進階了”

“沒錯,這個時候,他已經是魔法師了。”

方天的語氣平和,方天的語速平緩。在平和中,在平緩中,方天完成了他的敘述。

而方天面前的兩人,似乎失魂了一樣。他們看著他,焦點卻投在了不知何處的虛空。而在楓林傭兵團大院十里之外,沙迦不知何時,從閒適的仰躺姿勢換成盤膝而坐,進入了冥想。

在面前兩人的出神中,方天悄悄離開了井。

這個時候,是他們的獨思空間。

任何衝擊、任何對比,都永遠是在第一次的時候最有效。一旦沒有抓住第一次的機會,或許,只是從第二次開始,就變得“熟視無睹”了,而這種熟視無睹,用方天前世的那句話來說,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在後院中方天一邊走著,一邊悠悠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