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去的時候,他只能站在遠遠遠遠的山腳之下,仰頭四十五度角,如同望著神一般地,望著被雲遮霧罩的巔峰人物。
而那位小的,也許天真,也許單純,也許未經世事……可是,這些東西對於一個修煉者來說,重要嗎?
方天可以肯定地說,不重要。
修煉者,不論走到何時何處,只此一身罷了。
就算是不經世事的魔法師,也仍然是魔法師。而就算是一個再經世事的魔法學徒,也仍然是魔法學徒。——莫里希的世事,帕特的閱歷,會比他方天少嗎?他們卻為什麼要用一種類似朝拜者的姿態,面對著他?
只因為,對魔法修煉者來說,除了魔法之外,其它的一切,什麼世事,什麼閱歷,都只是腳下塵埃罷了。
誰會在意呢?
會在意的人,也只能一輩子做個塵埃中人罷了。
因此,他前世帶來的許多許多,都只能讓他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普通人的時候,擁有一種可資閒談的優勢。而在面對這些修煉者的時候,他需要把前世的那些知識當成土壤,然後把此世的種子種下去,然後細心地點點滴滴地澆灌,然後……
等待著它的長成。
這是方天踏上木樁之後,一瞬間的開悟,一瞬間的洞察。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方天有過迷惑,有過悵惘,有過思慮,有過感悟。在不時的前世和此世的切換間,讓他有時如登高山,氣勢凜然,有時如臨深淵,戰戰兢兢。
往往,這一腳,還踏在前世帶來的巔峰體驗中,傲視此間土著,下一腳,已移到此間地界,環目四顧,周圍盡是天才,盡是豪傑。
然後身側,還有一位未來的宗師。
於是或悵或喜,或傲或卑,心緒陰晴不定,心志高低徘徊。
有時想著悠遊林泉,有時想著笑傲江湖。有時則想著,此世平平安安,有口飯吃就好。——是前世與今生的來回交錯,讓他找不著自身的定位。
而這個時候,當他在這個世界,站到前世熟悉的木樁上的時候,忽然之最好書城間,如同醍醐灌頂。
一切思慮盡去。
一切悲喜盡去。
腦海之中,如同日之升,蕩盡一切陰翳,如同月之升,洗出一片晶瑩。——
我從天外來,要破此界開。
就是這麼簡單。
不再是外界環境的逼迫,而是心中的自我定位。既然來到這片世界,那就敞開胸懷,放開手腳,盡情地接受這個世界的洗禮吧。
於是,一念空明。
於是,對於元素的感應,忽生變化。
身邊,腳下,蟲爬蟻齧,草動風吹,在無所不在的元素映照下,像是變成了真真實實的水紋波浪,一波一波地向他傳遞過來。方天的感應之中,剎那間,無比嘈雜,又無比清晰
無數的聲音,無數的動態,合集到一起,無有隱漏地向他傳遞了過來,讓他目不暇視,耳不睱聽,身不睱應。但是與此同時,他的主動向外發出的感應,像是從霧裡看花,變成了臨池觀水。
清晰、透徹、空明。
在四周無所不在的元素的拱衛下,方天前世今生第一次體會到了一種……前世的某些小說中所說的“君臨天下”的感覺。
那是元素在側,天下在……觀啊。
那麼,離無素在手,天下我有,還有多遠呢?
方天禁不住的,臉上泛起微笑。不是驕傲,不是自得,而是忽然之間,找到了身為魔法師的感覺。原來,一個真正的魔法修煉者,就應該是這樣的吧?
放開胸懷,擁抱天地。
然後元素自然與身相應。它們是天地的精靈,自然因天人的距離,決定與人的親疏
他之前,向來沒有用心接納過這方天地啊,那又怎麼能怪那些元素,與他分開距離,連少少的四種元素,都對他有離有合?
方天恍惚間,那些錯錯落落高低起伏的木樁,彷彿就是前世,在他的腳下凝縮、延伸,然後變成了地毯。而周圍的各種元素傳遞回來的資訊,則是今生,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向他伸出手來。
方天不再用耳,不再用目,甚至不再用身體。只是心意鋪展開,順著元素帶給他的自然指引,左右飄蕩。而他的腳,卻總是適時地踩踏地一根木樁之上。
在這些木樁上,方天先是前進著,踩踏出兩個首尾相接的半圓,然後倒著身子回走,悠然地踩踏出另外兩個半圓,與剛才的路線,合起來,正好是一個圓體的“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