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朕真是連個能說說話的人都沒有……”
蘇蘭芷空著的手拎著皇帝的辮子把玩,嘴裡說道:“能為陛下分憂,是蘭芷的榮幸。陛下剛來時面有怒色。是朝堂上有人惹陛下生氣了吧?不管是為什麼事,陛下胸懷天下。何必為某個人生氣?您若是氣壞了身子,心疼的還不是我們姐妹?”
皇帝冷哼一聲:“你心疼朕真是知曉的。可未必這宮裡的女人都心疼朕,有些人,巴不得朕氣個好歹,她就稱心如意了。”
蘇蘭芷心中暗奇,宮裡還有能氣到皇帝的人?到不說宮裡的人都能事事讓皇帝覺得順心,主要是她們都是依附於皇帝的女人,皇帝如今手握大權,朝堂上的勢力對後/宮影響不大,哪個人做事不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完全可以當場發作,怎麼會受氣?
蘇蘭芷正疑惑間,聽到皇帝說:“朕本是看她出身低微,胤禩母族無人,才給他指一個貴女,也好給他些助力,誰知她母子竟是沒有一點兒皇家的傲骨,你不知道,胤禩竟然同意在安王府大婚。他是想做安王府的上門女婿,還是想控訴朕對他不好?”
皇帝越說聲音越高,剛消下去的火又升了上來,蘇蘭芷聽出她話裡的意思。心中又是一嘆,她也不理解,胤禩到底是為什麼會同意在安王府舉行大婚的?上輩子她也聽過這事。當時還以為是皇帝的意思,安王一脈在正藍旗勢力太大。蘇蘭芷聽人說過,好像是皇帝要分化安王一脈在旗內勢力。所以把郭絡羅氏拴婚皇子,所以她想當然的認為,在安王府舉行婚禮,也是皇帝的暗示。不過聽皇帝話意,他大概沒這個心思,不然也不會這麼生氣。
既然不是皇帝的意思,蘇蘭芷對胤禩的選擇就更不理解了,他是皇子呀,就是一般男人,除了尚公主的,有幾個願意入贅?哪怕男方再窮,也要在男方家舉行婚禮的吧?胤禩身為皇子的驕傲呢?為了拉攏安王府的人,他就可以把身段放這麼低嗎?
千萬別說胤禩這麼做是因為對郭絡羅氏深情,他們雖然在各方推動下接觸過,可能彼此也有好感,但說到深情,那絕對不可能,說是為利益還更靠譜些。
怪不得若干年後,皇帝會直言說郭絡羅氏是“大清第一妒婦”,照蘇蘭芷看,根子大概就在這裡,可能皇帝都沒當她是自己兒媳婦,而是折辱他兒子的敵人,尤其是當時胤禩也犯了大錯,皇帝不想再給他們臉面,自然是怎麼狠怎麼罵,專門戳人心窩子。
別說皇帝了,蘇蘭芷也是有兒子的人,如果她兒子找了個媳婦,卻在媳婦家舉行婚禮,她也會深深厭惡那女人和女人家的人,社會主流思想就是男尊女卑,來這麼一出,男人的臉面往哪兒擱?男方家的臉面又往哪兒擱?單是這麼想象一下,蘇蘭芷都覺得氣憤不已,若她的兒子真做出這麼沒骨氣的選擇,估計她都有抽死他的心。
皇帝見蘇蘭芷雖未曾說話,卻露出和他同仇敵愾的表情,心裡舒服了些,拉著蘇蘭芷坐下,兩人靠在一起,皇帝說:“朕就知道你能體會真的感受,朕自認對所有兒子都一視同仁,除了太子是儲君,朕更重視些之外,對別的孩子一般無二,胤禩身份上有缺陷,朕還極力給他補上,偏他這樣下朕的臉面,以前朕還覺得他賢良有才,堪為賢王,能輔佐太子,如今看來,朕倒看錯了他,只怕他也是個心大的……安王府也是欺人太甚,皇考在時,哄的皇考看不見我們這些兒子,要把皇位傳與他,如今又這般作態,實在可惡!當朕是什麼人……”
皇帝聲音中的寒氣讓蘇蘭芷哆嗦一下,這麼些年,她只在皇帝說起鰲拜是聽過,而當時皇帝說了之後,隱忍了兩年,然後就是鰲拜的覆滅,皇帝對安王府的厭惡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蘇蘭芷不敢深想,又不知該怎麼勸皇帝,只好僵著身子不動。
皇帝很快察覺蘇蘭芷的異常,猜到是自己嚇到她了,氣勢一收,他輕輕拍著蘇蘭芷的肩,再開口卻是另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為著朕的壽誕,蒙古那邊數得著的部落都有人進京朝賀,蒙八旗適齡女子也已進京等著選秀,她們都會進宮拜見皇額娘,你沒事多去皇額娘那裡坐坐,也看看她們都什麼品性,朕事情太多,沒時間對秀女進行考察,你多操點心。”
蘇蘭芷忙笑著應下,知道這是給胤礻我相看媳婦,她是該用點心。她恍惚記得歷史上胤礻我的嫡妻就是蒙古媳婦,不過好像沒活多久,後來胤礻我又續娶了一位,雖然不知道那位十福晉是犯了錯被死亡,還是真的身子骨不頂用,她總要有所準備,不管哪一種都不想讓胤礻我娶,她的思想仍是樸素的夫妻和睦為好。
皇帝發洩一通,心裡舒坦多了,知道蘇蘭芷不是多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