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嗎?真的,寫到這裡的時候,我感覺腦子是麻木的,手腳也開始僵硬。因為這種景象與那些所謂的WTO啊、小康啊、強國啊、國民經濟增長7%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啊、文明古國啊等等,實在是無法相連線而且在心靈的距離上也實在是相距太遠太遠了。
在此我十分鄭重地建議,我們不是非常喜歡搞愛國主義教育嗎?那好,我們以後就可以帶著孩子們到京密飲水渠去,我們可以去看一看,一條清澈的飲水渠為什麼要在滿目光禿的樹幹和鐵絲網的護衛下才能流向京城?我們還可以到北京大鐘寺的輕軌鐵路邊去看一看,那些人群在貓眼洞裡鑽進鑽出的壯觀景象是如何形成的?我們還可以去問一問所有參加這些工程的決策者以及專家學者們,你們除了這些招數外,還想過別的招嗎?在你們以後規劃的所有藍圖中,能不能把人的道德因素作為一種技術指標而考慮進去?因為所有的“非人”科學和規劃都是一種殘疾的表現! 當你們每天身心疲憊地在忙於補洞的時候,你們能不能回家給你們的孩子多說幾句有關道德的話語;而我們的社會也能不能在創造一種物質財富之前告誡一下自己的臣民: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具有良好道德意識的公民!
2003年2月28日,一位叫辛迪的作者在《北京青年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同胞們不受抬舉”的文章,該文章的副題是“赴德首航團裡令人不快的一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當越來越多的國人有機會出國旅遊,他們自己也成了異域中的一道風景,從同胞們眉開眼笑、昂首挺胸地踏出關口、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