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翻開歷史也不會有任何問題;這種新的資本運作模式始終是把握資本運作是為產業發展服務的工具,始終以產業作大作強為中心。
2、把資本運作變成財富增長點
把資本運作當成賺錢的專案來操作,用資本運作的獲利來更快地推動產業的發展。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香港富豪李嘉誠之所以產業能快速健康地擴張,是因為他的利潤80%都是資本運作獲得的;如果沒有資本運作巨大的利潤支援,李嘉誠的產業也不可能發展那麼快。由於中國經濟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轉軌的侷限性,人類思維的常規侷限性,加上中國證券市場才十幾年的發展史,人們對資本市場認識上的不足,因此造成了過去部分人對資本運作的認識有三個誤區。
誤區1、認為自己是搞產業的沒有必要進資本運作。
這部份人在目前中國企業界的比例很多,我公司與許多企業家接觸過,他們認為只要把自己的產業搞好就行了,搞實業的人根本不需要搞資本運作,當企業發展遇到困難時、當企業競爭處在白熱化時,只要能找到別的解決方案度過難關就行,是絕對不會、不敢用資本運作來解決問題。比如說史玉柱,史玉柱上次失敗的巨人集團如果運用資本運作的話,肯定不會破產,不會倒下,原因很簡單:一旦您展開了資本運,您的企業遇到困難時,不再是您一個人的事,您的股東、政府、銀行、等等各方面都會支援您,因為這裡面有他們切身的利益在裡面,所以您的企業遇到困難時就比較容易度過難關,發展時也會得到各方面的支援。
誤區2、公司為上市而上市,而不是搞資本運作。
部分公司認為公司上市就是上市,上市後多一條融資的渠道,甚至還部份公司上市後和沒上市前還是一個樣,公司上市後仍然不知道運用資本運作。
誤區3、認為搞資本運作就是作假帳“圈錢”或“虛假炒作”。
還有人把公司上市的資本運作之路走偏了,認為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錢”、就是作假帳“虛假炒作”,更有人認為上市就是為了大掏一把,於是出現了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事情。結果闖上了法網,毀了自己毀了公司。我們說的是真正的資本運是一種有利於公司健康發展的事情,公司上市是一個樹立公司形象的大好時機。因此,我公司認為要搞好資本運作必須首先作好心理上的準備。因為人類做出的任何行為一定是先在思想上想通了之後才開始行動的,只有思想上徹底明白了,行動上成功的機率得多。在我們進行資本運作時怎麼樣把進取與穩健的關係協調。我們在資本運作中和國內的許多老總溝透過,國內大部分企業的老總認為借殼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上市,只要我能幫他們的企業借殼上市成功就行,我們不同意這種作法,我認為應該把公司借殼上市當作一個賺錢的專案來進行資本運作,而不是為了上市而上市。原因很簡單:不管您的公司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上市,都是有成本的,大概上市的成本都會在1個億左右的人民幣,而借殼上市的公司再融資之少在重組成功的兩年之後,那麼,這兩年您這個公司的業績能不能支撐到再融資的時候還很難說,過去有許多企業因借殼上市後還沒有等到再融資時,企業就陷入了困境。因此,公司等借殼上市成功之後再融資的作法是不妥的。我認為公司從準備借殼上市的時候就要開始準備資本運作,當找到殼資源進行談判時,就要一邊談判一邊建倉,開始進行二級市場的運作,不管重組談判成不成功,這個資本運作的錢是賺定了,如果重組談判成功那就多賺一點,如果談判不成功那就少賺一點;重組談判成功了第一年的資本運作之少要把借殼上市的費用賺回來,第二年要在資本運作中大量賺錢來推動公司產業的發展,只有這樣靈活務實地把資本運作當成賺錢的專案來運作,這才是真正的資本博弈,才能支援公司產業的發展。
企業投資最高境界(3)
3、招商引資
關於怎樣運用資本運作來推動萬家集團公司產業的快速發展的具體實戰細節,在我們雙方達成合作協議後,再根據貴公司懂事會的要求來制定方案並詳細彙報,而且一定是在懂事會的領導和監督下運作,公司的資本運作我方只是貴懂事會的編外嫡系,只是為公司產業戰略擴張總佈局上的一個重要棋子。萬家集團公司的招商引資必須是建立在資本運作大平臺的基礎上的,只有萬家集團向擬上市公司轉型的戰略定位明確後,然後在資本市場引進資金,再運用資本運作的手段推動其產業的發展,只有這樣的引資才能使集團健康發展。同時集團要運用好民間的私募基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