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1部分

群臣尚處於受驚狀態呢,好半天才回過神來。即便心裡有所不滿,但皇權在上,他們有不敢違背,只能呼啦啦跪了下來,靜等張鯨把旨意宣讀出來。

“聖諭:翰林院編修吳中行,檢討趙用賢二人身為人臣不遵法令,身為學生,不重師長,已無法為百姓之表率,故著即奪去二人之一切官身,即刻驅趕離京!另,群臣及在京士子不得再往張閣老府上攪擾,若有再犯者,以此二人為鑑,定不輕饒。欽此!”張鯨把皇帝的口諭道了出來,隨後不等那些官員有進一步的反應,便把袍袖一甩,帶著那一干手下施施然地轉回宮裡去了。

直到他們走後好一陣子,那些官員們才回過神來,趕緊爬起身來,急急趕到兩名受刑者跟前檢視情況。發現兩人身上的傷很是不輕,而且口鼻裡只有出氣沒有入氣了。這讓眾人更是慌張,趕忙叫過早在一邊等候的馬車,載著二人就往醫館跑去。

同時,不少官員的心裡也開始退縮了。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張居正被奪情繼續留在京城已是無可更改的事實了,自己等若再反對,下場只怕會和吳趙二人一樣。在見識了他們如此悽慘的下場後,眾人那想抗爭到底的決心已然動搖。

天子之怒,勢若雷霆,確實不是他們這些臣下能擔當得起的。這一刻,萬曆在群臣中間終於首次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如果說這一場廷杖已叫群臣對天子心存敬畏,對反對張居正奪情一事已有所退縮的話,那次日所發生的另一件事,就徹底讓這件數日來甚囂塵上的事情迅速地偃旗息鼓。

因為就在第二天,一道奏疏就被遞進了宮裡,上面的署名赫然是張居正。這是一道煌煌數千字的奏疏,裡面寫滿了張居正想說的話,既有對去世父親的追思,也有對幾位對他賞識有加的先帝的感激,而最後,才是最叫所有人在意的——張居正決定接受天子奪情的詔書,正式答應留在京城,繼續擔任內閣首輔一職。

此事一旦傳出,本來還氣勢洶洶,對張居正批判不斷,甚至是喊打喊殺的那些官員們瞬間就閉了嘴,反而擔心起自己接下來的處境了。因為在此之前,他們覺著這次的事情實在很嚴重,即便是張居正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幹出奪情這樣的事情來,如此他們才敢直言頂撞,甚至鬧到張府門前。

而現在,當張居正依舊是首輔,依舊手握大權,掌握了京城絕大多數官員的升遷,乃至去留之下,這些官員就沒膽子再明著與之作對了。對大明京官們來說,天子還不是最可怕的,內閣首輔和吏部尚書才是,因為他們有絕對的把握能讓一個三品以下的官員去職。

本來,張居正還在觀望,還想著用一種比較平和的手段來度過這段有些艱難的時候,再等風聲沒那麼緊了,自己才重新回內閣不遲。

但不斷髮生在他府內外的事情,卻叫張居正改變了想法。尤其是受到吳趙兩個學生的刺激,更使他鐵了心要以強硬到叫人不敢反對的姿態重新站出來。既然那些官員不肯接受自己和平的手段,那就以威壓之!

一場廷杖,一封奏疏,讓這場奪情風波迅速平息了下去,但這種強行壓下眾人反對聲音的作法當真是長久之策麼?

對此,楊震顯然是有自己看法的。當得知最終是這麼個結局後,他笑了,那是一切盡在掌握的笑容,無論是朝臣還是張居正,甚至皇帝的反應,這一回盡在他的掌控之內。

“他張居正這一回確實靠著自身強大的威信和勢力使得滿朝官員再不敢對此有任何議論之聲。但是,這種作法無異於飲鴆止渴。雖然百官口中不說,但心裡對他必然是極度不屑的,他多年來辛苦所建立的良好口碑,也會因此而徹底坍塌。即便現在他張居正依然是內閣首輔,依然權傾天下,但已不再毫無破綻。

“接下來,只要我們能找出他新的問題,那些潛藏起爪牙來的敵人們,就會如見了血的豺狼一般撲過去,把他徹底撕碎吞噬。所以你們根本不必感到喪氣,因為這一回,我們離把張居正鬥倒已經很近了。”當看到手下兄弟們一臉頹喪的模樣後,楊震如此說道。

眾人這才稍稍打起了些精神來,但內心深處,對此卻依舊沒有多少把握。

楊震見狀,只是嘿嘿一笑:“你們等著吧,很快的,新的好戲又將上演!”

第七百二十三章 棘手的差事(上)

在經過近一個月的紛爭吵鬧之後,九月底,張居正奪情一事終於徹底平息,不單是朝廷裡,就是民間,也少有人對此公然發表看法。誰都知道,張閣老已鐵了心要頂著罵名繼續留在京城了,這時候再敢揪著這事不放,就是在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