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1部分

世,人們總會用極其不屑的語調來評論科舉制度,似乎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中極其落後的表現,是禁錮人們思想和才能的罪魁禍事。而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倘若沒有科舉制,只怕社會階層的分化會比有它嚴重得多,百姓更難有出頭的機會了。

在隋唐之前,甚至是唐前中期,朝廷用人只注重門第,只要是豪門大族出身之人,無論能力品性如何,都能到地方,甚至是中樞為官。而且,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會繼承這一切,從而形成徹底的官場壟斷,是為門閥。

而那些出身貧寒的普通人,想要走上官場,可就實在是太艱難了。只有少數的幸運兒,藉著一些大人物的青睞,或是自身名氣實在太大,才有躋身官場的可能。但即便如此,這些人在朝廷裡的地位也將十分低下,只能做些背黑鍋的髒活累活,很難真有翻身的一天。

是科舉制帶給了天下有志有能的貧寒子弟以上進的機會。雖然說論起環境來,他們依然無法和從小就接受家族薰陶的世家子弟相比,但一些天縱奇才卻還是能夠靠著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超越那些世家子,站在這個時代的最高峰,比如眼下的首輔張居正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後世說科舉制有百般不是的人,顯然是將眼前的國考制度給選擇性地忽視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世的國考甚至還不如科舉制更能幫助底層百姓突破壁壘呢。

要知道,那些國考出來的公務員,放在前朝,也不過是些衙門裡的低等吏員而已。而科舉出來的舉人,進士,卻幾乎是做了官。這官和吏身份之間的差距,幾乎就是一條巨大的鴻溝了。

至於某些人口中所提到的八股文束縛人的思想,並拿《范進中舉》之類的故事來作說明的話,卻也太小瞧古人的智慧。那些發牢騷的傢伙,只是自身能力有限,無法掌握八股文其中的竅要,久考不中才作的吐槽而已。

一個真正有大能耐的人,又豈是幾篇區區的八股文就能難住的?明朝的諸多名臣——王陽明、于謙、徐階等人,哪一個不是年紀輕輕就能金榜得中,隨後在自己的官場生涯裡幹出一番大事業來?

與他們相比,那寫《儒林外史》的吳敬梓和作《聊齋》的蒲松齡之流只怕是連提鞋都不配。這便是才能與境界上的差距,豈是什麼一句八股文章所能概括的?

當然,這些事情和道理楊震心裡並不太清楚,不過看著那些比他起得更早,已在鋪就的案板上奮筆疾書的考生們,他也不覺想到了自己的兄長楊晨,幾年前,兄長也是在這兒考中的進士哪。

現在想來,這科舉也確實有它合理和進步的一面,若非有這一條向上之路,以楊家已然沒落的家世,兄長根本不可能有今日,甚至到現在還被當地的土豪惡霸們欺壓得抬不起頭來呢。

看著周圍或年輕,或有了一定歲數的舉子們,楊震心下不由一陣感嘆,也覺著肩上的擔子驀地沉重了幾分,自己當盡力保證這一場考試的公平公正,不讓這些寒窗十載以上的考生們失望。

想到這兒,楊震心裡又生出了一絲別樣的不安感來,他隱隱覺察到這次的恩科考試一定另有玄機,但具體是什麼,卻又想不出來。

正思忖間,他突然聽到背後傳來了一陣急切的腳步聲,這讓他的眉頭也忍不住一皺。在這個靜謐的環境裡,光是這平時不怎麼能被人察覺的腳步聲,就已是不小的吵擾了。

當他有些不快地回頭,想要呵斥幾句時,卻發現過來的是自己帶進考場來的一名錦衣衛下屬,而且此人看上去神色間還頗有些古怪:“大人……”

“怎麼說?”楊震把到嘴邊的斥責暫且嚥了回去,壓低了聲音問道。

“那個……夏千戶進來了,現在正在明倫堂那邊等著您呢。”那人猶豫了一下後,還是實話實說道。

“嗯?”楊震也是一愣,半晌才回過味來:“夏凱麼?他怎麼進來了?真是胡鬧!還有,他是怎麼進來的?”這考場幾日來守衛有多嚴密楊震是清楚的,而即便如此,夏凱還要冒險進來,就說明事情確實有些緊急了。

“小的不知。大人您還是快過去看看吧。”

“唔。”楊震這才點頭,轉身就往明倫堂那邊走去。到了那兒,見到夏凱後,楊震才解開了對方是怎麼進來的疑問,只見夏凱如今一副低賤僕役的裝束,顯然是混進的考場。

“到底出了什麼事情,竟讓你冒險混進來?”楊震一面神色嚴肅地問著自己的兄弟,一面還為對方倒了杯茶遞了過去。

夏凱接過茶道了聲謝,這才把之前他們查出有人售賣考題,並拿下幾名嫌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