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著忐忑和不安,我和張毅踩著石板路,進入到一片居民區內。
這裡的居民區建得非常簡陋,甚至可以用破敗來形容,與之前商業區道路兩旁的商鋪相比,簡直只能稱之為狗窩。
不,稱之為狗窩都算是誇獎了。因為狗窩還有個擋雨棚,這裡的建築卻破爛到不能再破的程度,沒有門窗自不必說,甚至連屋頂都不完整,還有一些建築已經坍塌大半,只剩下一小塊區域還能勉強進人,只是有誰敢進呢?
這些建築的材質也很不同,竟然都是用沙土堆起來的,不僅沒有地基,連能承重的石磚都沒有一塊。
難道這裡是貧民區?或者,這座地下城建到這裡的時候,已經物資貧乏到了極致?還是說,是工匠們偷了懶?
這些疑惑在我的腦中只是一閃而過,沒有停留太久,因為我沒有理由對這些過於關注。我不是楊晴,我對考古沒有那麼強烈的興趣,我也不準備挖掘更深層次的歷史故事。
張毅有些不安的問我:“咱們是穿過去,還是繞過去?”
我們當前所到的位置,是一個十字路口,後面是我們走過的那座拱橋,前面是居民區間的小道,兩側是河邊的小路,我們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如果冷月在的話,他應該會拋硬幣吧?
這樣想著,我忍不住笑了笑。
張毅驚道:“喂,我會不會又是幻覺,我竟然看到你的臉上出現很惡毒的笑。”
我快速收起笑容,皺眉點了點頭,說:“反正不正常的,你就當是幻覺好了,別想那麼多。”
張毅很認真的點了點頭,又問:“那咱們接下來該往哪邊走?”
我抬頭舉起手電遠眺,初步判定了一下那座塔可能在的位置,然後指著右手邊的路說:“走這邊吧,我預感那片廢墟里面可能又有什麼不好的東西。”
張毅點頭,表示贊同。
於是,我倆一前一後的開始逆著河,踩著石板小路,向右邊走去。
我們大概走出了十幾米的距離,發現河道開始變向,成九十度向我們的左邊拐去。
這地方沒有分岔路,於是我和張毅只能沿著石板路走。
一路走下來,不知是不是我倆足夠好運,竟然沒有遇到任何的機關陷阱,這感覺就好像是在深夜裡遊蕩在一座江南小鎮中一樣。
我們走了大概有十幾分鍾,我注意到,我們距離那座高塔已經越來越近。
如此來看,我剛剛的選擇應該是正確的。
“冷月!冷月……”
我試著喊了幾聲,在沒得到任何回應之後,無奈的搖了搖頭,對張毅說:“繼續走吧,到那座塔下面等他。”
於是,我倆繼續向前。
這一次走沒多遠,我們遇到了分岔路。一條繼續向前,另一條則是一座拱形石橋,與我們之前遇到的那個看起來很像,但是要精緻一些,護欄上竟然有浮雕。
在這座拱橋的對面,是一座風格怪異的寺廟,與我們平常見過的不同,有著典型的藏傳佛教的風格,但是卻看不到那極具特色的彩布條。
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高塔,就在那座寺廟之內,已經能夠讓我們看得清楚。
那座高塔目測接近二十米,幾乎要頂到這座地下城上方的穹頂。
說是一座塔,但造型卻更像是一根極粗的圓柱。塔外有盤旋而上的一圈石雕,看起來有點像是一條龍,但是好像沒有龍鬚和龍角,四隻粗壯的爪子斜斜的伸在半空中,非常的突兀。
“這是龍?”張毅盯著高塔低聲詢問。
我搖頭說:“五爪是龍,四爪是蛟。這是蛟龍,也稱龍吼,是我國西部傳說中的四大神獸之一。”
第366章 貧民為祭品的祭壇
我原本以為那是一座寺廟,但是當我和張毅走近時,我注意到,這裡四面是牆,並留有進出口,但卻沒有門。
如果是寺廟,怎麼可能會沒有寺門?
帶著這個疑惑,我和張毅沿著一條帶有浮雕的石道進入到其中。
走近了一看,我發現我之前的判斷是錯誤的。
那些看起來像是寺廟的建築,其實只有一面牆,看起來應該和照壁起著一樣的作用,就是用於阻擋煞氣。
但和照壁不同的是,照壁一般安置在建築的大門外,而這些造型奇特的石牆則是安置在了這裡面。
我又試著喚冷月,但連喊了好幾聲,都沒有聽到冷月的回答。
張毅有些不安的問我:“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