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他倆吵架,我就一個頭兩個大,此時也懶得再說什麼,於是走到了楊晴的旁邊,低頭看她寫在地上的字。
其實古蜀文字看起來並不是特別的難,據傳是自蠶叢國王時期起至魚鳧國王時期止形成,而後一隻發展下來的。
那個時期屬於上古時期,古蜀文字比甲骨文的念頭還要久一些。有些類似的是,古蜀文看起來也很像是一張張簡筆畫。比如貓狗魚蟲,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字,就連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看出來個大概。
最簡單的是名詞,其次是動詞,最難懂的就是助詞,甚至我懷疑古蜀文裡面根本就沒有助詞。
至於主語、謂語、賓語什麼的,就更沒法分辨了。
我們在村口等了沒多久,之前回村子的那男子又跑了回來,向我們點頭哈腰的非常客氣,用手勢向村裡面請了一下,讓我們隨他進去。
在那名男子的帶領下,我們穿過半個村子,引來無數疑惑的目光,似乎在納悶我們為什麼又跑了回來。
我們穿過半座村莊,一直走到那條將村子隔成兩半的河旁,然後順著河水流向又走了沒多久,我們看到一座木橋。
在這個位置,看著周圍的景色,我忽然感覺有些心曠神怡,就連身上的傷痛也減輕了不少。
我已許久不曾見過悠閒的蜻蜓遊蕩在河畔的草叢之間,我已許久不曾見過碧波盪漾的河水清澈到可以看清水下水草的葉脈,我已許久不曾聽過當一陣微風吹來時草木歡悅的聲響,我已許久不曾感受到這份寧靜、愜意與安詳……
料想,晉人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也不過如此吧?
過了橋,我們來到村子的另半邊。
這半邊村莊裡面青壯男子的數量看起來要少上許多,而老幼婦孺的數量佔了很大的比例。
我們的出現引來了許多關注的目光,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者,還是稚氣未脫的幼童,都很友善的衝我們微笑。
劉胖子說:“看到沒,五哥,我還挺受歡迎的。”
我笑了笑,沒說什麼,帶領眾人跟著那個男子繼續向村子的深處走。
在穿過這半座村莊之後,我們又穿過一片青翠的稻田,遠遠看到一片石廟群。
其中一座石廟的門口,那名白髮蒼蒼的駝背老人正拄著柺杖望向我們這邊,並微笑著衝我們招了招手。
帶路的那名男子恭敬的衝我們做了一個手勢,然後退讓到一邊,看樣子並不準備同我們一起過去。
我向那男子禮貌的鞠躬表示感謝,他撓了撓頭,短暫的疑惑之後,似乎猜到了我的意思,微笑著衝我拱手。
其實,我有些不理解,那老者為什麼會安排與我們在這個地方見面。
這裡所說的廟,與我們通常理解中的寺廟不同。
最初廟這個字是由一個廣字和一個朝字組成。
朝指的是朝堂,是朝廷,是權力集中之地。
而廟指的是廟堂,是古代祭祀祖宗的地方。
在古代,廟不是普通人能夠修建的,有著嚴格的等級限制,與黃腸題湊一樣,根據死者權力級別不同,所允許的最大規模也不同。
“因此也有了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的說法。
老者身後的廟有七座,並不散亂,而是集中的構成了一個建築群,看起來很有規模。
以此來看,那應該是天子廟。
但是,除了祭祀先祖的廟,還有祭祀神靈的廟,比如文廟,比如武廟,比如土地廟,比如山神廟等。
他約我們在這個地方見面,究竟要談些什麼呢?
其實,對於長久與世隔絕的他們來說,應該最想知道的是外面的世界已經發展到了什麼階段吧?
因為我們人太多,這麼貿然的都擠過去顯得非常不禮貌,況且,我已經注意到在那些高高的野草叢中,似乎隱藏了許多的人。
“楊晴,咱倆過去,其他人在這裡等著吧。”
我說著,不顧其他人的反對,帶著楊晴來到了白髮老者的前面,衝他拱手施禮。
老者沒有回禮,而是點頭示意,轉身就走,抬腿跨過一道門檻,進入一座石廟之內。
第349章 金沙國的歷史
楊晴急忙就要跟進去,我拉住她,衝她使了個眼色,然後在她之前邁進廟門裡。
老者放下柺杖,從旁邊的供桌上挑出三炷香點燃,然後恭敬的鞠躬對著上方的靈牌擺了擺,將三炷香插進香爐,然後撿起柺杖,退讓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