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上。雖然絕大多數漢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但是名門正派的武術精英集團仍然同以前一樣生活優裕、名聲顯赫,不受影響。推翻外族暴政是名義上的最終目標,但只是遙遠的前景,目前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為自己的門派增添榮耀和權勢,至多是有限的“行俠仗義”。於是,在種種響亮口號的掩蓋下,一個新的既得利益集團形成了。這個集團必然與另一批不妥協的激進分子發生激烈的衝突,這些人大多數成為了明教徒,因為只有明教此時仍然在堅持進行實際的反元暴動。而由於蒙元帝國統治的殘暴和嚴苛,投入明教的武術家也越來越多,使得明教的組織急劇膨脹。這是明教與江湖 主流勢力矛盾激化的根源所在。

在此,整個江湖世界發生了重大的分裂。

在遷移到光明頂之後不久,明教就和當地的主宰崑崙派發生了幾次武裝械鬥。儘管明教的勢力已經大大削弱,但仍然和次級的崑崙派勢均力敵,崑崙方面並沒有佔到多少優勢。而中原各大勢力仍然認為明教微不足道,將此視為地方性的衝突而不屑參與。最後,精疲力竭的雙方不得不妥協,劃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將崑崙山一分兩半。幾年後,明教教主石元去世,光明左使者衣琇繼任教主(在位 1298�1311)。衣琇在位期間,明教在西北地區修養生息,並同波斯總教之間恢復了聯絡。十四世紀初葉,隨著明教實力的恢復,是否回到江南的明教故地去聯絡當地的殘餘勢力的問題被提上議程。

此時的江南地區仍然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當地堅持游擊戰的明教殘部已經寥寥無幾。大多數明教高層都主張放棄這一地區,更沒有人願意回去冒險。但一個年輕人殷天正(1280�1358)主動請纓,要求由他一試,獲得了衣琇的首肯。殷天正的選擇是正確的,其時帝國的控制已經逐漸鬆弛,他回到江南後,很快整合了當地的明教勢力。為了麻痺元廷,殷天正發明了“天鷹”的標誌,以稍加變化的形式偽裝其明教信仰的實質。在遮遮掩掩下,江南明教又開始了暗中的活動。但一個隱患是,由於崑崙山和江南地區的距離遙遠,在此長駐的殷天正實際上成為了這一地區明教勢力的實際主宰,這為二十多年後明教的分裂埋下了隱患。

衣琇在 1311年的病逝,讓眾望所歸的陽頂天(1270�1327)登上了教主之位。在十四世紀初期,陽頂天被普遍認為是僅次於張三丰的武術大師,雖然二者從未有過較量的機會。

與衣琇的平庸統治不同,陽頂天很快就野心勃勃地大規模擴充明教的組織。他建立了銳金、巨木、洪水、烈火、厚土五旗作為新的軍事編制,並且策劃發動了園明和尚起義、趙醜廝、郭菩薩謀反等幾次大規模的暴動。

出於對殷天正的猜疑,他即位不久,就將後者召回光明頂。殷天正及時表示了對他的忠心,令陽頂天感到滿意。他賜給殷天正以“白眉毛的老鷹王”的頭銜,命其繼續統攝江南明教勢力。這是陽頂天親封的第一個“護教法王”。進入二十年代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明教。謝遜、韋一笑等武術家先後來奔,並建立了許多功勳。陽頂天也分別封他們為“金毛的獅子王”、“綠翅膀的蝙蝠王”,與殷天正一起成為了著名的“三大法王”。

陽頂天尤其重視投入明教的高階知識分子。正如一切外來的殖民統治一樣,蒙古統治者對漢族知識分子充滿了種族歧視,將其地位視同妓女和乞丐。帝國的大部分官員都並非透過科舉考試而被任命,經由科舉選拔的官員在比例上只有明朝的 10%左右。而在科舉考試時,漢人和蒙古人、色目人分開考試和錄取,而後者的題目要容易得多。即使透過了考試,漢族官員也難以獲得升遷。這些舉措導致越來越多的儒生對仕途絕望,投入了反抗者的行列。

楊逍( 1301�1367)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知識分子的家庭,因科舉受歧視而投身明教。陽頂天對這個年輕人表示出非同尋常的喜愛,親自傳授給他過人的武術,並很快擢升其為光明左使者,地位甚至在三大法王之上,因此甚至有楊逍是陽頂天私生子的訛傳。楊逍不僅是陽頂天的主要智囊,更成為了明教最傑出的宗教學者,撰寫了《明教流傳中土記》等重要著作。與此同時,周顛、說不得、彭瑩玉、冷謙、張中等人也先後投入明教,除周顛外,其他人都有明顯的知識分子背景。說不得是一個詼諧的僧侶,善於寫禪詩;彭瑩玉是宗教宣傳家,缺乏理論成就,但善於演講和煽動群眾;冷謙是音樂家和畫家,後來擔任過明朝的宮廷樂師;張中(1294�浚┖懦啤疤�詰廊恕保�且桓鏨畈夭宦兜哪甭約遙�罄吹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