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來了新訊息
第151章來了新訊息
君子們都講究“群而不黨”,可君子們同樣發明了一個詞叫做“黨同伐異”。按理說,徐仲雅附和了拓跋恆的話,拓跋恆怎麼說也應該感激一下,最起碼也該衝著徐老爺子微笑一下,點點頭。可拓跋恆心裡卻是一動,他瞥了眼徐仲雅,嘴動了動卻不再說話。
五代這個時期,和別的時代有很明顯的區別。這個區別就在於,武夫當道,天下動亂。天下百姓只要有點學識的人,都會認識到這一點,而那些讀書人則尤其覺得,之所以會武夫當道,是因為朝廷高層將文人排擠出去了,所以讀書人參政議政的想法很強烈。因此,不管是後來的大宋也好,還是南方的李唐、南漢、蜀國也好,對武將都有或多或少的壓制。換句話說,大宋的“文昌武弱”,大宋的君與相共治天下,也是歷史發展到那個階段時的一種必然選擇。
馬雲作為穿越人士,他當然注重軍事力量。可惜,他手下的這幫子人雖然也明白武力在統一天下過程中的作用,卻是絲毫不放鬆文臣的地位。趙普這幫子人總想把大楚王朝的制度給完美化,一個完美的制度,不僅僅是要避免強權出現,進而壓制了皇權,還要儘可能的避免貪汙腐化。這些奢侈品的國營化,顯然就是滋生**的溫床。
拓跋恆也就是看清楚了這一點,方才把價碼開的那麼高,就是想讓趙普、範質這些人反過來強調賦稅的作用。可沒想到作為國家首輔大臣,徐仲雅居然表態同意將奢侈品收歸國有。
一時間整個大殿裡面靜悄悄的,不管是面無表情的韓熙載,還是一臉微笑的趙普,每個人心裡都在琢磨著心事。片刻之後,韓熙載再一次站出來反對,他抓著“不與民爭利”、“不擾民”等樸素的自由經濟觀點,繼續說明這自己的理由。
眼見大臣們要再一次陷入爭論,御座上的馬雲呵呵一笑道:“諸位愛卿,不管這奢侈品是不是包括絲綢、茶葉,還是僅僅限於金銀珠寶,對我們大楚來說,這個涵蓋面都是巨大的,對咱們大楚的發展影響深遠啊。咱們要慎之又慎,不可能半個時辰商量商量就完事了。這麼做不叫絕對,叫做冒失,咱們君臣可不是什麼冒失人啊!呵呵,真的意思,這事兒,還是按程式來,中書省草擬個章程出來,交給門下省綜合六部的意見稽核稽核。最後咱們再確定。今天,咱們還是好好商議商議騎兵的事宜吧!”
馬雲這麼一和稀泥,群臣們也沒什麼意見了。大家夥兒作為朝廷重臣,都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知道慢工出細活,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當然大楚也沒有股市,奢侈品生產廠家也更沒有上市,不會因為馬雲他們這次爭論,就造成股市的大幅上揚或者下跌,讓經濟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失。總之,這事兒放一段時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其實,也不能說馬雲對政務不關心,主要原因在於今天是商量騎兵的事情的,讓三省六部的重要人物來,讓他們群策群力,和樞密院協商解決騎兵訓練場地、給養等問題的。可是,軍事問題還沒有解決呢,政務問題是商量了一個又一個,讓馬雲深深感受到:咱們都是有素質有文化的人,召集大家一起商量事情,又不是扯淡聊天,怎麼這樓也歪的這麼厲害啊。
馬雲想到這裡,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也是在有聲的示意大家安靜。他心中想法那就一個要撥亂反正,把這比比薩斜塔還歪的樓給重新正回來。可是,他剛剛說了句:“咱們大楚能有這數萬馬匹,那真是。。。”
“啟稟陛下,刑部捕風郎中廖明溪有緊急奏本上奏!”一個不男不女聲音從殿外傳了進來,正是御書房副總管太監高安。
馬雲心裡這這個火兒,合著今天一定是要把這外樓進行到底了。這廖明溪官不大,他是刑部捕風房郎中,負責幫助趙普處理捕風房蒐集的資訊。現在趙普趕來參加會議,他廖明溪一點是收到了什麼重大資訊,一刻也不敢耽擱,馬不停蹄的跑來了。
馬雲不可奈何的擺了擺手,說道:“宣他進來吧。”
重臣們也明白廖明溪的職責,心裡也明白肯定是有什麼大事發生了,一個個也聚精會神起來。廖明溪快走幾步到了殿中央,躬身施禮後,方才說道:“微臣請稟陛下,剛剛接到汴京傳來的緊急訊息:偽周皇帝郭榮已經準備在三日後趕赴宋州,召集淮北一線的將領們商議軍事,據說,是準備商量南下的事情。”廖明溪說完,雙手將奏摺高高舉起。有太監拿過奏摺,交給了馬雲。
馬雲聽了明顯一愣,這個訊息有點石破驚天了。郭榮這。。。這是豪氣沖天,還是膽大妄為,還是在重壓之下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