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皇帝不開口,誰都不敢走。馬希廣等人雖然心裡著急,可是也只能按部就班的請示。如果馬雲一直都不放他們走,他們就算心有怨言也不敢說什麼,可偏偏前一陣子,馬雲曾經放他們回去過,後來馬雲出征北伐的時候,皇后趙紫英下令,將這幫子老馬、小馬們重新弄回了金陵,美其名曰“陪太上皇嘮嗑”。這一呆就呆了兩個月,年關將近,這些人都盼著能夠回去過年。
馬希萼腆著臉說道:“皇上,您是真命天子,要我說,咱們老馬家也只有皇上您,才能安定天下,平定四方。自從您當上楚王之後,短短几年間,先後掃平了南平、南漢、李唐、吳越、交趾。就算是信祖,也沒有您的功勞大啊。古往今來這麼多皇帝,以老臣看,也就漢高祖、唐太宗能和陛下相比啊,其餘的人,就是拍馬也趕不上您。”
馬希萼張口就給馬雲戴上了一個高帽,這倒不是馬希萼善於拍馬屁。沒辦法,馬雲的基調就定的很高,左一句“老馬家要做天下楷模”,右一句“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這個基礎上,也只能是秦皇漢武才能比擬了。
“哈哈哈,四叔謬讚了。其實咱們都是一家人,叔叔們遠在荊湘,來一次金陵也不容易,太上皇年紀也大了,對叔叔們想念的緊,朕作為兒子,也是想方設法,讓太上皇過的高興些。太上皇尤其喜歡熱鬧,朕因此才在金陵為諸位叔叔專門準備了府邸,也是想讓諸位叔叔能夠在金陵住的安心。叔叔們在金陵,住的還習慣吧?”馬雲溫情脈脈的說道。
習慣,肯定習慣了。自從大楚打下金陵,三年了,我們都在金陵住了兩年半,能不習慣嘛。什麼叫做來一次不容易?我來一次就走不了了!馬希萼兩人心中腹誹道,可嘴上還是感激涕零的謝恩。
馬雲也不管這兩人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等馬希萼他們謝了恩,表示了喜歡在金陵居住之後,突然反問道:“對了,兩位叔叔,今天你們找朕有什麼事情嗎?有事情只管說,只要朕能做到的,決不推辭。”
這話說出來,兩個人就想吃了蒼蠅一樣膩味,不過兩人啞巴吃黃連,誰也不敢說自己想回封地去。支支吾吾的說了半天,也是顧左右而言他。馬雲笑了:“兩位叔叔,其實你們的想法朕心裡知道的。”
馬希萼兩人心裡吃了一驚,狐疑的互看了一眼。馬雲對官員、對百姓,似乎還有點仁義之心,對宗室卻向來是鐵石心腸,當年在長沙,兩個人三四年不能出長沙城,在金陵也是這樣。如果,如果。。。馬雲要是知道他們想回到封地去,萬一想歪了,認為他們是想回去造反,或者跟他不同心同德,那可就糟了。
兩人面如土色,可是馬雲的話茬,卻不容易接。畢竟,馬雲只說了個“我知道你們的想法”,兩人說“我們愛金陵,永遠不想回去”,這話馬雲不會相信;可是兩個人實話實說,萬一馬雲翻臉了,他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馬雲卻是自問自答,他說道:“兩位叔叔想的,無非是封國太小了。以後除了大弟之外,其他的兄弟恐怕衣食成憂。”馬雲看了眼兩人,笑道:“不知道我猜的,可對呀?”
“啊。。。對。對,就是這個樣子。”馬希廣兩人連連回答道。
兩人附和的極為殷勤,馬雲卻不以為意的繼續道:“所以,朕想了個法子。能者多得,如果叔叔們功勞大的話,弟弟們就可以獲得新的封地。不知道兩位叔叔覺得如何啊?”
兩人心頭一跳,他們休息了**年了,整天過著豬一般的日子,吃喝玩樂的,現在讓他們出來做事,別的不說,他們自己心裡都不斷地打著退堂鼓。
“陛下的意思,可是。。。可是讓我們出征?”
“呵呵呵,非也。打仗太過於辛勞,朕不忍心啊。朕是想請叔叔們代表大楚出使各國。”
第120章 我看行
第120章我看行
“王爺,再走個把時辰就到錦州了。”在三層大船的主廳裡,一個家僕笑呵呵的對湘陰王馬希萼說道。
“哦,媽的,終於要到了。快,咱們一塊兒出去看看,坐了個把月的船,腦袋都被晃大了!”馬希萼喜出望外的說道,他抬腳急匆匆就往外走。身子卻搖搖晃晃的,像得了痢疾一樣打著擺子。
自從一個月前,向來閒散無聊,整天只能在肉林酒池裡尋找精神寄託,在鬥雞走狗、吃喝玩樂中探索生命意義的馬希萼兄弟兩個,突然被大皇帝馬雲啟用了。馬希廣白白淨淨,平時還能念兩句歪詩,於是,作為馬家的文學代表派到蜀國去,和蜀帝孟昶作文化交流;而馬希萼因為心寬體胖,將軍肚挺著,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