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過於關注。原因很簡單。皇帝年紀一大,膝下只有郭榮這一個兒子,這皇位的傳承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郭威又不糊塗,他一定會想辦法來提高郭榮的威望,免得像後漢高祖劉知遠那樣,留下一個黃口小兒鎮不住檯面。而且,這次郭威下詔求策,本就是個煙幕彈,有嚴重的作弊嫌疑,這詔書還沒有下達呢,郭威就已經秘密通知郭榮早做準備了。
“王先生,寡人想先辦民政,妥善安置移民。”
“王爺這麼想,就對了。王爺,這充塞關中,事實上並不是咱們想出來的,而是陛下的計劃,我們只不過是在迎合陛下而已。不過正是因為陛下關注,這件事情,咱們就更應該把它給辦好才對。關中十室九空,土地無主,到處都是荒地,這是移民的首要條件。可百姓遷移到關中能不能活下來,就要靠官府的作用了。現今中原流言四起,說是契丹要南下,那麼第一批到達關中的百姓,可和以後在官府命令下被逼迫遷移的人相比較,他們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要有點錢,二要力氣;沒錢的百姓就算是有戰亂,也跑不太遠,而且中原戰亂多年,打仗也算是司空見慣了,沒有錢很多人明知道有難也無心逃走,另外,就是那些逃亡的人,大多都年輕力壯,年老體弱的人,一來鄉土情重,二來也不願意拖累家裡,所以,那老弱病殘是不會逃走的。有這兩個特點,我們就很容易妥善安置。有錢,我們就可以低價賣糧食給他們,有氣力就可以種地、建房子。我們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就是把這批人安置在什麼地方才好。”
“既然他們比較有力氣,那就把他們安置在永興附近吧,永興附近土地肥沃,而且還正好處於關中,一旦四邊有事,隨時可以把他們組織起來禦敵。”郭榮說道。
第二十三章 限制党項(2)
第二十三章限制党項(2)
“王爺所說不妥啊。您的意思無非就是府兵制,讓這些百姓農閒練兵,農忙耕種,戰則出征,平時務農。天下安定的時候,用這種方法或許還行,天下戰亂之時,朝廷應該有一支時刻警惕,隨時都能出征的軍隊才行。特別是關中的西北面,党項等外族,善於騎射,攻城略地,速度極快。如果是府兵制,還沒等咱們組織好軍隊呢,敵人已經打劫完逃之夭夭了。所以,在下以為,府兵制不可實行了。”王樸說道。
郭榮皺著眉頭想了想,王樸的話有道理是有道理,可是,如果不實行府兵制,那麼就要有常備軍隊了,那對於國家的財政來說,恐怕壓力就大了。以關中(五代時的陝西植被還是很好的,青山綠水,氣候適宜,不像現在的黃土高原)來養天下,進而爭霸天下,恐怕難度會很大。在中原打仗,說到底,還不就是打錢、打人口嘛。現在南方的人口已經不少於北方了,而且南方還不像北方經常發生戰亂,經濟基礎要好一些,這麼大的經濟壓力,恐怕不是關中一地能夠承受的了得啊。郭榮說道:“王先生,如果不實行府兵制,這那麼多的青壯年勞力,全部種地,是不是太過於浪費了啊。再說,只靠關中防守或許還可以,要爭霸天下,恐怕就不行了啊。”
“王爺,在下的意思是把這些人一部分留在永興,一部分遷移到鄜州(今陝西富縣)、延州(延安附近)去。”
“到哪裡?”郭榮愣了,哪些地方不能說貧瘠,可是,自中唐以來,國事日衰,那些地方不僅有漢族的百姓,而且還遷移不少外族的百姓,比如党項的野雞部落、殺牛部落等,遷移到那邊去。。。郭榮眼睛一轉,他明白了王樸的意思,與其被動的防守,強化中央,倒不如強化邊疆,讓敵人不敢入侵。
郭榮笑道:“王先生的意思是說,咱們在鄜州、延州分給這些遷移的百姓肥沃的土地,讓他們難以放棄,這麼一來,如果有外族入侵,他們恐怕會自己組織起來反抗?”
“王爺這只是其一,畢竟那些地方雖然有外族人在,可是朝廷威嚴尚在,那些外族也不敢隨便生事,遷移百姓的安全還是有保證的,可是,外族想來彪悍,而且善於騎射,咱們的百姓遷過去之後,可以由官府下令,讓他們家家養馬,時間一長,這些百姓的騎射功夫也不下於外族。到時候,咱們就可以從中徵兵,很快就能建立一隻騎兵部隊啊。”
“妙,妙啊,古之諸葛也不過如此啊。”郭榮由衷的讚道:“那移民的安置,就有先生全權負責了。寡人則下令重組白衣軍。恩,我想把匡胤、彥超他們調回來,先生以為如何啊?”
重組白衣軍,事實上是強幹弱枝了。自從唐玄宗設立節度使的官銜之後,這藩鎮就算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中唐、晚唐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