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處煙霧繚繞,想必是楚軍正在埋鍋造飯,看那煙氣的情況,恐怕有五六千人馬。”
“那楚軍可曾擊鼓嗎?”
“這。。。有。。。”
“哈哈哈。”高懷德忍不住仰天一笑:“不過是疑兵計罷了。想讓我們以為被楚軍包圍了。如果楚軍真有伏兵,那麼他們必然會偷偷襲擊我們,那會如此敲鑼打鼓、光明正大的告訴我們呢?這不是讓我們有了防備了嗎?哼哼,傳令後軍,不用管他。恩,城西的進攻已經差不多了,在傳令讓城東的部隊,立刻行動,搶奪東城門!”
時間一分一秒在流逝,均州城頭的百姓越上越多,可是高懷德聲東擊西的策略卻一直沒有實現。原本在以為手到擒來的均州城,在白衣軍強攻了一個多時辰,仍然完好無損的掌控在楚軍的手中。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子夜做飯,現在已經到了卯時二刻,白衣軍再剽悍,可是軍士們也變得又餓又困又累,高懷德沒有辦法只能下令軍隊暫時推出戰場,在均州城五里外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在大營還沒有紮好呢,就聽南邊武當山裡,戰鼓喧天,錦旗飄飄。剛才遠遠擊鼓的楚軍,似乎距離白衣軍大營越來越近了。而漢水對岸,密林拐角處飄舞的楚軍大旗,越來越多,而且還出現了不少楚軍的身影。
“這事兒,不對。”高懷德的眉頭突然皺了起來。
第五十章 軍情有變
第五十章軍情有變
高懷德眉頭微皺,整個人突然變得謹慎了起來。嘴裡喃喃自語道:“這事兒,不對啊。”有什麼不對的呢?首先是情報的問題,根據出兵之前的偵查所知,由於山南東道的大軍圍攻申州,其後,白衣軍又走武關舊道佯攻鄧州,楚軍迫於無奈,就從均州等地抽調兵馬,增援鄧州。黃土鎮,激烈卻有微弱的抵抗,事實上已經證明了,均州兵馬已經被抽調了。可現在問題來了,從剛剛結束的攻城大戰中可以看出,均州的兵馬可不僅僅1000人那麼多啊。更何況,楚軍還在武當山和汗水對岸多個地方設定疑兵。疑兵也是兵啊,這麼多疑兵加在一起,數量也不少啊。如果均州城只有1000人馬,守城的將領,真的有這麼大的膽識,派遣這麼多的疑兵嗎?
初次在均州作戰,高懷德用兵相當謹慎,他一面指揮大軍飛速趕赴均州,另一方面,他還派遣了不少斥候在各處偵查情況,可問題就出在這斥候身上,漢水以南的斥候,基本上都回來了,而漢水以北的斥候一個都沒有回來。那些斥候都是經過訓練的,也是極具經驗的,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怎麼可能不會來呢?
這意外是什麼呢?莫非均州竟然是一個圈套不成?高懷德心裡越想越覺的是這麼一回事。黃土鎮的奪取,就露出一分奇怪。如果是他當兵駐守黃土鎮,在水灌黃土鎮之時,他絕對不會帶領軍隊在城牆上防禦的,因為黃土鎮有哨所這麼地勢險峻,偏偏又能掌控全域性的地方,他一定會帶領軍隊退到哨所上,伺機而動。
而均州城外的這些疑兵呢?自古攻城戰中,如果地勢允許的話,有很多人都會派遣偏師作為疑兵之用,其目的就是想讓攻城的一方心中產生懷疑,不敢傾盡全力進攻。可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些所謂的疑兵,十次裡面至少有九次都是假的,都是純粹的“疑兵”,而不是敵人的援軍到了。
剛才攻城的時候,高懷德也是這麼想的。可是,現在,他突然覺得這些疑兵是不是楚軍故意佈置在均州兩側呢?其目的是想讓自己認為他們是“疑兵”,從而放心大膽的進攻均州。
另外均州城的情況也不對,今天上午的數次進攻,看起來均州城已經搖搖欲墜,可均州的守軍總能在白衣軍剛剛爬上城樓的時候,將白衣軍擊退,這。。。這難道不是一種變相的誘敵之計嘛?讓你總覺的均州城觸手可及,但是卻始終可望不可及。
楚軍有埋伏!高懷德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一張冷峻的臉上,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絲微笑。螳螂捕捉,卻不知黃雀在後。他站起身來,走出營帳之外,仔細的看起周圍的地形來。這均州的地圖,他自然是銘記在心,不過,地圖是地圖,無非標誌出這裡有山,哪裡有水,至於此山與彼山的區別,卻是沒有什麼記載。
楚軍既然不想讓我後撤,那麼,我就要找出一個合適的地方來,既能擺出一副繼續攻擊均州的樣子,讓楚軍毫不懷疑。另一方面,這個地方,卻是適合防守的,當楚軍大量湧入的時候,可以憑藉著地形位置,固守待援。
武當山山脈險峻,草木叢生,不過現在是十月天,天干地燥,這武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