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一時間爭先恐後的就逃竄而去,放棄了將要攻打下來的都昌城!
鄭倫這裡,立刻安排兵馬,親自帶領著,開啟城門,出去追殺黃巾軍去了……
都昌城內,一直在那裡依靠讀書,來掩飾自己無能的孔融,聽到這樣的呼喊,不由的喜從天降。
他還想繼續保持淡然,繼續讀書,但卻接連讀錯好幾句,當下便也不裝了,直接將手中的書收起,一路快步的上了城牆。
其餘跟在孔融身邊的謀士,也大抵如此。
紛紛跟著孔融一起往城牆上跑,這個時候,他們誰也不說什麼讀書之類的事情了。
來到城牆之上,見到外面一面倒的戰場,頓時就變得更為歡喜起來。
然後就有人,立刻對著孔融進行恭喜起來:“若非太守,在關鍵時刻,帶領我等誦讀聖人詩書,哪裡能夠獲得這樣可喜戰績?!”
“之前太守在這等危難時刻下,臨危不亂的誦讀詩書,我就知道,這都昌城破不了,黃巾賊兵不成氣候!”
這些之前只會縮頭讀書的人,這個時候,一下就都變得神氣起來,言語之間相互吹捧,將孔融捧得很高。
說的好像是有現在的局面,全是因為他們在那裡讀詩書讀出來的一樣。
“文舉公,臨危不懼,賊兵圍困千萬重,穩坐城中,巍然不動。
誦讀詩書,大退敵兵。
真不愧為孔子二十世孫!
為祖上增光,今後史書之上,必定將會留下文舉公的大名,供後人敬仰……”
有人望著孔融這樣說道,很是推崇。
孔融聽到這人這樣說,連連搖頭推辭,但臉上那壓抑不住的笑容,已經是出賣了他此時的心情。
孔融手握書卷,將雙手揹負在身後,在都昌城上踱步,整個人看起來顯得意氣風發。
他這個時候,也不讀書了,倒是想起了他太守的身份與太守的職責。
開始在城牆上面,發出一些無關痛癢的命令,看起來一副指揮若定的樣子。
彷彿這場仗,是他打贏的一樣。
他在這裡主導全域性,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
邊上一堆名士,也一樣如此,格外的意氣風發。
這個時候,再也沒有一個人進行讀書了……
管亥死亡,黃巾軍大敗。
太史慈奮勇殺敵,鄭倫也帶著人出城策應,一番下來,斬殺俘虜很多黃巾軍。
剩下也都遠遠逃散。
都昌城之圍一下子就解開了。
太史慈又帶領兵馬,幫助孔融安定了北海郡。
孔融大喜。
對太史慈,以及那些徐州兵馬,很是客氣,各種拉攏。
他也認定了太史慈會留在自己這裡。
畢竟太史慈在自己這裡立下了這樣大的功勞,並且自己待他也不薄。
自己孔文舉也是一個四海揚名的大人物,太史慈之前的時候,在東萊那裡雖然也有些名聲,但也只是出於貧寒之家。
而且還是一個犯了一些事情,在外面逃竄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在這裡做事情,自己如此提拔他,他根本就拒絕不了。
自己這是給了他天大的面子。
還有,他在自己這裡,這一次如此捨命的拼殺,不就是想要得到自己的重視,被自己重用嗎?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大大出乎了孔融的預料。
面對孔融的邀請,太史慈直接就謝絕了。
“太史慈前來救援孔太守,並不是想要在您這裡做官,而是奉母命前來,報答孔太守直接的照看。
如今北海這裡,已經沒有了別的事情,黃巾賊寇的圍攏,已經解決,太史慈也完成了母命,這就告辭歸家……
家母年紀大了,太史慈想要侍奉在左右。
而且,太史慈本身也沒有想要做官的意思。
不若將這些,都給鄭校尉好了……”
太史慈這出乎預料的拒絕,一下子就讓孔融懵了。
他沒有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在短暫的懵逼之後,心裡面立刻就有了一些別樣的想法。
覺得這傢伙,是想要的太多才會如此。
當下就接著提高價碼。
但太史慈依舊是拒絕了……
孔融挽留不住,太史慈一匹馬,一杆槍,帶著武器,和一些錢財,從孔融這裡徑直離開,返回東萊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