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濟看得心中大慰,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去看軍事已經日漸成為兗州軍方的共識,這將會成為一件造福後世地好事情。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當然沒有錯誤,而且縱觀歷史上的各國震爍古今的軍隊無不有著鐵一般的紀律。
但是不健全的古代軍事制度同樣也存在這另外一種為基,那就是窮兵黷武。漢武帝的軍隊不可謂不強盛,但是卻被後人說詬病,在稱頌他的文治武功的時候。也會提到他的狂妄之大和剛愎自用。弄得晚年國庫空虛。
究其原因。無外乎使用這鐵一般地軍隊的人沒有一個清醒而有理智地頭腦。被**和衝動所控制,戰爭自然就失去了應有地意義。
在這一點上,現代軍事制度中的參謀部就起到了很好的制衡作用,命令還未下達前,一切都是可以討論的,只有一切成為定論之後,才會被完全徹底的執行。當然,參謀部的成員構成是一種學問,並非說參謀部就是萬能的。比如說最早創立參謀部制度的普魯士。雖然在普法戰爭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進行普奧戰爭地時候,參謀部卻變成了掣肘。
軍人出身的毛奇無法理解俾斯麥的意圖,只力求如何把一場戰爭打贏。卻沒有從全域性出發,弄得後患重重。
故此,不管實行什麼制度。關鍵還是在於人。現在兗州的將領已經主動地把軍事和經濟政治連在以起考慮;這無疑是個巨大的劃時代進步。
有了這樣的一群人;可以想見未來華夏的軍隊將會是一隻瘋狂而又理智的鐵軍。
想到這裡;徐濟哈哈笑道:“各位言之有理;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和西北軍閥還是有一仗要打的。”賈詡和鄧艾同時叫了出來:“李傕郭汜。”
徐濟用力的點頭道:“正是如此!”
隨後,長安的秩序被迅速的恢復過來。徐濟則向長安的居民公佈了王子服等人的罪行。
長安城的居民閉門不出三天。只知道長安大亂,卻絲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此時從徐濟的口中得到了事情的真相,立時朝野一片譁然。雖然都知道王子服一黨和徐濟水火不相容,但是卻沒有想到王子服等人會突然發難,但是最令人想不到的事情是王子服等人居然派人帶兵進宮脅迫劉協。這實在是大逆不道之至。
在一片憤慨當中,徐濟以劉協的名義用兗州的軍法對王子服等人進行了審判。
董承的事情最大,被審判之後,因為縱兵為患、毒殺司空、送女進宮媚主等三樣罪名而被判處斬立決。王子服、伏完等人則按照罪名輕重不等而受到相應的懲罰。
不過沒有人在意徐濟是用兗州的軍法來處置這些人,相反,每個人都在認為徐濟是在秉公處理這些人,沒有一絲一毫的報復這心。
若是換成別人,哪還不趁機會對異已大肆打擊,徐濟卻反其道而行,對這些人寬大處理,而且絲毫不禍及家人,這種行為立時獲得了滿朝文武和百姓的稱讚。就是那些罪犯的家人對此也是決無異議,反而充滿感激。
如此一來。在天下人的讚譽中。大漢王朝的法度被徐濟潛移默化地替換了,從這時起,沒有人說“大漢的法度”,只會說“兗州的法度”。
兗州地各項制度源源不斷地被套用過來,為徐濟的改朝換代做著必要的準備工作。不過徐濟並沒有把王圖和于吉等曹操手下的事情和王子服等人一起解決,徐濟認為這麼一來,天下人只會把曹操當成是個渾水摸魚者,所以準備等到李催郭汜兩人的問題解決之後再把曹操這背後操縱者弄出水面來。給人以震撼的效果。
一瞬間,長安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西北戰局上了。
一直屯兵秦川的李催郭汜。茫然不知長安城發生地鉅變,在長安問題得到解決之後。他們便收到了呂布軍隊撤退的訊息,他們一面大罵呂布背信棄義。一面按兵不動觀察形勢。他們也知道長安地區的田豐大軍數量眾多,故此不敢輕舉妄動,所以多多派出斥候。在各地遊弋,以防不測。
卻不料奉命回兵趕回前線的張繡大軍分出一支人馬來。在賈詡的帶領下渡河直奔陳倉。然後北上迂迴到秦川,對那裡的李催郭汜的軍隊發動突襲。
李催郭汜的軍隊在催不及防下被賈詡大軍殺得大敗,狼狽棄城逃跑,手下大將胡赤兒在遭遇到了自己的同族兄弟胡車兒之後被胡車兒震得吐血。李傕郭汜的軍隊關路上卻又遇到了早已經埋伏在半路上地田豐大軍,原本就潰不成軍地李傕郭汜被田豐三面圍住,在大將典韋、周倉、裴元紹的輪番衝殺下。李傕郭汜幾乎全域性覆沒,胡赤兒更是被周倉當場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