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而且不留降卒。至於牛羊馬匹等特產;則是能搶就搶;然後再把這些東西送回到田疇那裡。現在鮮卑人怕陳到要與遠遠超過以前懼怕公孫瓚的程度。
而田疇在等來了大批的兗州手工業者和黃巾軍降卒後;便開始了在幽州建造新城的工作;閻柔也和他那個失散的弟弟閻志見過面並且還相認了,而後兩人還把遊牧民族的放牧技術教給這些黃巾軍的降卒;教給他們必要的放牧知識;尤其是不可以涸澤而魚;不停地在一個地方放牧;對於草原要進行必要的愛護。這些原本是無家可歸的農民無常得到了牛羊馬匹以及屬於自己的安身之處,又聽說在幾十年之內都可以不用繳稅,當然歡欣鼓舞,死心塌地的留在這裡,若是聽說草原民族來犯,他們各個都恨得咬牙切齒,表現出了強烈的保護自己的財產的好戰意識。
冀州甄氏家族的那五萬族兵則被充實到因為戰亂而無人耕種的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相信不出幾年,這裡便是一片沃野。而兗州的手工業者則日夜不停地打造著生產和戰鬥用的各種物資。他們此來,是因為得到了兗州政府應許的優厚獎賞,雖然這些獎賞要在幾年之後才可以兌現,但是卻絕對叫人心動,再加上兗州政府的信用。故此才會得到這些手工業者的權利支援。
至於中原,袁紹的歷史也終於走到了盡頭。
在臧霸大軍和高順大軍的猛攻下,葉城、古城連連失守。最後連汝南也被高順大軍攻下,袁紹手下唯一的高手袁敏為了掩護袁紹逃走,在亂軍之中遇上了甘寧甘興霸,和甘寧交手二十多會合,被甘寧用鐵索橫掃於馬下,死於非命。
袁紹敗逃到葛坡,卻被張濟拒之門外。
張濟出示了王允敗亡、劉協在徐濟的保護下安全回到長安的聖旨。
袁紹這才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便大叫一聲,在葛坡城外橫劍自刎。袁紹和袁術的敗亡,袁敏的身死標誌著動大漢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袁氏已經煙消雲散,所謂的四世三公只不過是一句笑話而已。
袁紹的殘兵敗將則盡被收編,豫州之地而緊接著也落入了徐濟的掌握重中。
而此時局勢也終於變得明朗起來,徐濟的下一步計劃也毫無疑問的是要安定自己已經佔據的北方,現在的局面要比當時曹操的局面稍好,但隱患卻也更多,呂布是一個極為不安定的因素是毫無疑問的,但眼下他顯然還需要背靠徐濟這顆大樹,徐濟也暫時還可以利用其人的勇力。
但眼下最大的麻煩實際上還是益州和涼州的麻煩,這是徐濟唯一擔心的後顧之憂,若是自己無法解決這些麻煩那之後的征伐荊州又或者江東之時都是絕大的危險,而且想要一統必先奪益州,這也是賈詡先前為徐濟定下的策略。
也就是說徐濟的下一步計劃無疑是要先安穩長安,而後的目標,就是益州。(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九章:蹊徑
半個月後,徐濟迎來了荀彧。
與他同來的還有郭嘉,出人意料地居然還有蔡邕父女,看他們大包小裹的樣子,顯然是準備回長安居住。
多時不見,蔡琰的氣質更見清雅飄逸,不似人間所有,見到徐濟的態度似乎也回到了初見時的禮貌感。徐濟生性灑脫,心裡雖然有點失望,但是知道萬事不可強求,更何況自己從未下功夫追過人家,怎可能指望會有回報呢?但徐濟卻更覺有幾分煩惱,既然蔡琰回到了長安,那自己恐怕還不曉得有多少麻煩事情將要麻煩自己。而自己的妻子伊寧卻又因為懷有身孕而不能前來,徐濟著實有些煩惱自己的家事了。
而蔡邕父女一路奔波,這兩個不會武功的人顯然是有點疲勞,在和徐濟禮節性的說了一會話之後,父女二人便回到自己在長安的舊府去了。荀彧和郭嘉雖然也有些疲倦,但是一見到徐濟立時什麼都忘了,荀彧是欲言又止,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要對徐濟說,而郭嘉則是神采飛揚,兩人分別多時,當然有很多的話呀說。
城門口不是說話的地方,三人會到了徐濟的臨時住處太尉府。
門前依舊車水馬龍,顯然都是來拜訪許子將的,徐濟懶得和這些閒人說話,所以三個人好象見不得人似的從後門溜了進去,一面便碰上了一群對著自己橫眉立目地丫鬟婆子之類的任務。出乎荀彧和郭嘉的意料的事情是徐濟見到他們居然小心地讓路;讓人家先走。不太明白這些人到底有什麼身份可以讓徐濟如此誠惶誠恐。
現在徐濟和楊修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塊兒;徐濟手底下的人能派得都已經派出去了;所以人口很少;不像楊修一大家子人。他也是沒有辦法。誰讓他在長安沒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