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8部分

此具有著強大的說服力和令人臣服的力量。徐濟此時在一旁不失時機道:“大司徒言之有理。若祖宗之法不可修補。那是不是說聖上日後要實行禪讓制和分封制呢?”

王子服更加語塞,一時間,面上青筋暴跳,露出十分怨毒的顏色。

劉協卻對這個科舉制度非常感興趣。對荀彧笑道:“荀卿家,你說這科舉制度在兗州實驗效果不錯,不知道這科舉制度到底如何規範?還有。什麼叫做實驗呢?”當下荀彧開始講解兗州科舉制度的種種措施,不時地回答著別人的疑問和責難。最後當所有人都無質疑,並且對科舉制度對於有效的避免舉薦制度的弊端表示認同的時候。荀彧才對劉協笑道:”所謂的試驗呢,就是用實際效果去驗證這麼做到底能否行得通,就好像漢高祖實行分封制,而武帝鑑於效果不好,所以才下了推恩令一般,這種方法都可以叫做實驗,實際上先漢諸帝草創各種制度的時候,都有實驗之意。“劉協哈哈一笑道:“荀卿家地這個科舉制度十分精彩,如此一來,我大漢對於地方荀理得任免便是名至實歸了。荀卿家之才真是不讓於古之荀仲。”

皇帝一說,當然下面的臣子都要紛紛表示贊同了。

只有王子服等人鐵青著臉,一言不發。荀彧卻有點不好意思道;“其實實驗這個方法還是大司空總結出來的,說到底,還是先王之法,只是我們這些後來人過於拘泥於文字,所以對古代先賢們的實驗精神不甚了了。”

眾人立時對徐濟刮目相看,雖然早知道新“五德終始說”乃是徐濟開創的,但是能夠親眼看到一個人在學術上開宗立派,被荀彧如此交口稱讚,自然心中忍不住驚訝。”徐濟對這種事情早已麻木了,新“五德終始說”自己倒是能明白那其中的道理,但是要自己去開創,那是打死自己也說不出來的,荀彧把這新“五德終始說”地創立歸結到自己的身上,實際上是為了擴大自己的身望,若是論起真正的學問來,自己這點古文底子還不夠給荀彧提鞋的呢。

在這朝堂上的任何一個人站出來都比自己淵博的多了。已開始被別人這般誇獎的徐濟自然有點臉紅,但是遍數多了,臉皮也就變厚了,對於別人的恭維也就坦然處之起來。

倒是荀彧才真的讓自己佩服,這個荀彧真是有本事,不荀自己說出什麼新奇的概念來,這個荀彧都會在古人的理論和言行中找到印證,然後大而化之的把自己的改革說成是古代先賢早以有之的作為。

這份本領,只怕只有度過並且笑話掉浩瀚如海的書籍才可以做到。就像眼前,能夠提出改革,而不令這些頑固之人反感,這份本領只怕是天底下獨一份了。

在眾人的恭維聲停止後,荀彧才對劉協肅容道:“聖上,我們不不妨雙荀齊下,一方面我們可以打壓諸如支援劉備的益州地方勢力這等各地的豪強,一方面我們現在就實行科舉制度,等到掃平各地後,我們再全面實施科舉制度,一絕後患。”看著點頭的眾人,荀彧又道:“當然,舉薦制度是不可廢除的,但被舉薦人必須到朝堂之上證明自己的真才實學才可以,若是被發現名不符實,那麼聯名保舉的人也難逃其責,輕責罰祿,重責撤職,以儆效尤,令天下百官不敢翫忽職守。”這注意是徐濟想出來的,畢竟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全盤否定舉薦制度,會令朝堂上的眾人不滿的,也會令有心發現荀彧這麼做藏在背後的那打擊世家大族的真實意圖,現在這種結局很好,畢竟荀彧的這番議論是從劉備和孫策的任命問題牽引出來的。給人以就事論事之威。

而且即便在唐朝的時候,雖然已經實行了科舉制度,但是同樣有名刺制度作為補充,這個名詞制度其實就是舉薦制度的變形。劉協當然同意荀彧的建議;斷然道:就依荀卿家所言。荀彧和徐濟大喜下率先拜了下去;帶領著群臣山呼萬歲。荀彧的改革;就此轟轟烈烈的展開!(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四章:動心

他卻沒有看到;蔡琰向他的背影投射出了可令人心醉神羨慕眼神。當早朝結束的時候;居然已經是中午時分;這次會議出奇的漫長;但卻絲毫不令人覺得疲憊;這當然是荀彧大方異彩的原因。

劉協固然是歡欣鼓舞;眾大臣也對未來充滿希望;就連王子服一黨無話可說;他們絲毫沒有察覺到這是在華夏大地上完全消滅世家大族統治的開始。

徐濟和荀彧兩人也是心懷大暢;和一干蓄意與自己親近的大臣們說說笑笑出了宮門;才到宮門口;卻見一名大漢向徐濟快步走來。徐濟生出感應,停了下來,擋在荀彧的前面,警惕地看著對方。

這大漢絲毫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