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大怒,當然這不過是個藉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而張邈隨後就舉兵奔襲圉縣,打著嚴辦不敬上官的徐濟的名號,而聞聽此事的徐濟只是對郭嘉笑道:“不敬上官?好大名頭,奉孝你以為這夠治什麼罪?”言語之間的戲謔溢於言表,郭嘉也是笑笑道:“好大的罪名,多少得叛你個充軍流放吧?”

不難看出這二位根本沒把張邈當回事。不過這于徐濟和郭嘉來說才是常態,張邈還遠遠達不到令他們畏懼的程度。何況這不過是他們的小小阻礙罷了。徐濟現在已經完全不把張邈放在眼裡了,他正需要這麼一次機會向世人發出自己的咆哮。徐濟不想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人了,他需要名望,地位,所有的一切。只有擁有這些徐濟才能夠接近伊寧,這已經是徐濟現在最大的動力了。

而張邈所謂的罪名也不過是藉口,陳留的百姓誰人不知徐濟的政績?這樣無非是張邈需要一個正當的出兵理由,而這個雖然有些牽強不過硬說倒是也的確成立不虞會有人反駁,只不過這樣多少叫人有些不大看得起張邈而已,這樣做了清流的評價是決計好不到哪裡去的。至少也是個嫉賢妒能的名頭是跑不了的,這還是張邈勝了。若是張邈敗了那他必然是身敗名裂無疑,徐濟在陳留一郡之地的風頭正是最高昂之時,更不用說徐濟的名望了。換做別處徐濟倒是真的就沒什麼名望,但是陳留這數月來徐濟幾乎是時時刻刻都流傳他的名頭,這可不是什麼無關緊要的事情,事實上張邈已經面對了不小的非議,若非他真的不能在坐視徐濟繼續做大他是絕對不會選擇現在這種時機的,只是很多時候他卻也不得不為之了。

而對於此時的陳留來說。這也是百姓盼望和平之時,此時張邈發動的這一次戰爭不但時機不好失了天和,更離開他熟悉的陳留前來徐濟的主場圉縣作戰,這麼一來便失了地利。最後一點,百姓不願再有戰事,人心思定。而張邈的作為也同樣違背了這一點,他又失了人和。也即是說徐濟幾乎已經是必勝了,儘管局面上徐濟是劣勢但實際上卻是穩穩的佔據了勝勢。是的,不是優勢而是必勝之勢!

而不論張邈如何行動他已經淪落下風了,儘管他有著看似成立的出兵理由,不過究竟是怎麼回事也沒有人不明白,徐濟雖然已經佔據了上風但卻依舊不敢掉以輕心,這些東西並不能保證他必勝,一旦出了什麼紕漏他是已經沒有退路了,所以容不得有半點的差錯。

相應的徐濟也做了相當多的準備,不只是陳到這一手佈置,實際上徐濟預備的遠遠不止於此,圉縣如今集結了他麾下幾乎八成計程車卒,這就是徐濟自信的來源,即便張邈也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徵募到這樣數量和質量計程車卒。不過徐濟仍然面對著那個問題,他反抗來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即便擁有民心但是在大義上終究是少了底氣,這會是個隱患,所以徐濟如今必須在張邈大軍前來圉縣之前先解決這個麻煩,而且是迫不及待的必須去解決。

但是張邈佔據的是以官階壓人這種無賴的舉動,徐濟沒有推翻這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張邈也就只能用這個藉口了,所以他必然是防著徐濟有可能的反擊,所以這個麻煩似乎棘手的有些出人預料。

郭嘉對此也一籌莫展,想要推翻上官辦法倒不是沒有隻是徐濟卻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籌劃,張邈的動作眼看就是揮軍掩殺至圉縣了,徐濟實在沒那個時間和精力去搜集一下這位太守大人的劣跡斑斑。但是問題不能不解決,否則這必是一個隱患,這個麻煩不解決即便擊敗了張邈徐濟也得不到勝利的果實,張邈只需要上書一封就能給他扣一頂大帽子,而這麼一來徐濟在南陳留的所有努力鬥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這顯然不是徐濟能夠接受的結果。

現實的狀況是徐濟並沒有太多的選擇權,他必須在張邈到達 之前找到辦法,否則很難說這一次的戰爭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而徐濟最厭惡的無非是不勝不敗最後不了了之,這樣他所有的準備全部將變成笑柄,而且他籌謀的事情也會變成一場幻夢。但儘管結果會非常的糟糕徐濟卻依舊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張邈官階高於他這事兒是沒法子改變的,當然張邈也絕對不是沒有破綻的,只是短時間裡即便找出這些也難以對張邈照成致命的打擊,若是不能達到這個效果那麼即便有了這些把柄徐濟拿張邈也還是無計可施。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在張邈整頓軍備的第一時間徐濟就已經下令圉縣同時開始緊張的戰備狀態。徐濟對張邈的重視程度遠遠大於之前的劉賢和魏仲,張邈是什麼樣的人他很清楚。這個傢伙可不是劉賢和魏仲能比的,張邈畢竟是出身在真正的世家。而這些所謂真正的世家的特點就是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