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濟搖搖頭道:“我不拿起刀劍就無法保護我所珍視的一切,還有你。我若放下刀劍,我就會失去一切,包括你。寧兒,原諒我,我不會一直拿著刀劍的,因為那樣,我就不能擁抱你了,只是等一等,只要我有足夠的能力保護這一切的時候,我就放下你不想看到的刀劍,不再廝殺,好不好?”
伊寧露出了好看的笑容來:“你答應我的事,不能反悔!”
“好,我不反悔!”(未完待續。。)
ps: 家裡沒網,抱歉,更新慢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風頭正勁
而徐濟沒有料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一系列的行動為他帶來的是如何的影響,半年不到的時間內連斬兩名縣令,而且全都是罪證確鑿的。這使得徐濟在陳留的口碑幾乎到了一面倒的程度,即便是張邈也沒有這樣的民心,不過這對於徐濟來說卻未必是好事,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徐濟這種過於突出帶來的無疑是很麻煩的局面。不需要說明他也能猜到這是張邈刻意為之,他需要徐濟突出到讓人恐懼,而屆時他也能夠更容易的出手解決這個麻煩。
只是徐濟對於這樣的情況卻是無能為力,從目前的局面來說他的名望越大自然是越好,只是這樣做的隱患同樣是越來越大的,這是個矛盾的事情,徐濟沒有辦法取捨,於是他也就乾脆的決定了任由其發展,這些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徐濟返回圉縣不到三天,南陳留其餘諸縣也盡皆歸降,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訊息,而徐濟目前唯一需要做的也就只是整合南陳留的力量,統籌春耕,而後就是靜待張邈的動作了。
徐濟當然也想要主動出擊,只是他身份上低了張邈一頭不說,張邈還是他頂頭上司,搶了一個先手帶來的好處還不好說,但是首先就已經必須背上一個謀逆的罪名,這實在不是徐濟能夠接受的事情,而且徐濟不會犯下什麼大錯給張邈抓住什麼很致命的破綻的,而剩下的小小問題張邈若是強行出兵那麼毫無疑問徐濟也就有了正當的反擊的理由,這也算是無奈之舉了。徐濟很清楚自己對上張邈是毫無優勢的,所以如今哪怕是一線機會他都不想更不能放過。
而徐濟這數月的所作所為也終於被傳開了。不只是陳留郡中徐濟極為出名,甚至是相鄰的郡縣也得到了訊息。百姓們說起徐濟自然是讚譽頗豐,不過官吏們就頗有些談徐色變的擔憂了,這位年方十六的少年如今手上可是已經有兩條官居縣令的人命,這不外乎是提醒所有手底下不乾淨的官吏們都小心點,也正是因為徐濟的緣故陳留郡及附近郡縣的政風為之一清,不過徐濟對此倒是不以為意。
很快就到了春耕時節,徐濟甚至親自前往田間勞作,這倒不是純粹為了做出姿態,而是他真的想要看看之前定下的是否能夠實施下去。其中就包括他自己提出的“軍屯”之策。
這一策是徐濟仿效先秦“屯邊”而來,起核心在於發動各縣的非緊要士卒施行耕地,而這些所謂的非緊要士卒指的實際上就是非精銳部隊,這也算是徐濟首創了,其本質也就是這些士卒被暫時性的蛻變為民夫,而春耕結束之後他們才會重新轉回士卒的身份。這等於是徐濟麾下在春耕之時足足多出了約莫三分之一的民夫,這對於糧草的囤積量來說是足以讓人驚訝的了。
當然這些東西還只是預計之中,徐濟也不清楚是否真的就能夠達到他料想 中的效果,所以他才會選擇親自監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個長遠之策,只要能夠實施下去那麼徐濟的戰時儲備無疑是要勝過仍和對手的,即便是勢力大於他。實力強於他也一樣,徐濟的這項“軍屯”帶來的是更多的糧草和更加精銳計程車卒,這些勞作計程車卒總好過平日只會在城門處收受賄賂的大頭兵要更強壯些的。
當然此時他這樣不免還是會遭人嘲笑。甚至張邈也不例外。當然徐濟本身其實並不在意這些,這樣的小小影響還不足以動搖他早已預定的計劃。而這些幾乎就是徐濟最核心的計劃了,軍屯帶來的收益一時之間可能難以看出。但是時間長久的積累所能夠帶來的價值是如今這些嘲笑徐濟所為的人無法想象的。
接下來的事務安排就簡單多了,徐濟需要做的只是監督統籌,其餘自有荀攸去安排,不過徐濟即便是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還是免不了有些擔憂,張邈如今沒有絲毫動靜,這後面代表的究竟是什麼他不知道,但徐濟和他麾下的眾謀臣都清楚這絕不意味著張邈就真的有這麼安分,更可能是張邈為了麻痺徐濟所刻意表現出來的態度。
不過這種擔憂很快就不被徐濟在意了,幽影已經把情報範圍擴張到了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