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宮見一次劉宏,所以劉宏對徐濟不參加早朝也根本不在意。但這畢竟是劉宏時代的事兒了,徐濟在洛陽朋友極少,自然沒有人立時為其解釋,曹操當然也列席,但他畢竟地位卑微,這時候出列說話恐怕有些不妥。劉辯見滿朝的文武皆是一臉茫然心中不由有些怒氣:“執金吾乃是拱衛宮城的重職,莫非竟無人知曉執金吾何在乎?”

這話裡就帶著些脾氣了。不過朝堂之上六成的大臣都是何進的人,自然曉得何進對徐濟是極為不待見的,自是巴不得劉辯卸了徐濟的執金吾之職而後快,另外的四成有些是真的不曉得徐濟,另一部分則是對徐濟不屑所以都沒有站出來為其說話,曹操眼見事情要遭也只得硬著頭皮站出來了,徐濟怎麼算也是他朋友之一,儘管交情不深但畢竟是曾經一道在宛城共事過的,於情於理他都該出來。

“回稟陛下。執金吾不列早朝乃是先帝特許,前些時日執金吾忙於整治北軍之事,昨日又生大事,恐怕執金吾大人正是多事之時。”曹操沒有把話說得很死。他看得出來劉辯對徐濟也並無惡意,恐怕也是突然想起了他才順口一問的。劉辯聞言果然不再發怒而是微笑問道:“你莫非便是西園的典軍校尉曹操?先帝在世常提及孟德之名,不過孟德如何與執金吾相熟?”

曹操當然不會把劉辯的話當真。自己是個什麼身份他自己清楚,劉宏怕是絕對不會談及自己的。所以劉辯真正想要表達的也只是詢問自己的那個問題而已。於是曹操恭敬的行了一禮道:“操愧不敢當。臣與執金吾其實並不相熟,只是當年在宛城剿滅黃巾之時共事過一段時日。”

劉辯聞言也點點頭道:“原來如此。也罷,身為執金吾想必姐夫也是事務繁忙,既然如此也就不勉強他了。”頓了頓劉辯轉頭看向董太后道:“太后,不知您對駙馬有何看法?”董太后也沒料到劉辯突然問了這個問題,一時之間有些愕然,不過她很快就回過神來道:“執金吾年少有為,正當為國之棟樑,陛下當善用才是,我大漢中興正要靠這些少年英豪。”

劉辯微笑點點頭又轉回頭看向殿中的諸位大臣道:“今日還有何事啟奏?若是無事不如早些退朝各自忙去吧。”而這時董太后才恍若突然想起什麼似的開口道:“陛下,哀家忽然想起哀家的侄子也算頗有些能力,陛下何不任用?”

劉辯等董太后這句話等了許久了,董太后也終於露出了她的目的,這倒是並不出乎預料,董太后的目的也很簡單,保全自己。劉辯皺眉沉吟半晌道:“方今正是用人之際,太后以為當任何職為好?”

這話劉辯也算是說的很有講究了,刻意的將自己置於幕後,董太后不論說什麼都必須自己承擔責任。董太后雖然沒有看出劉辯的用心但即便看出了她也只能做,否則她的麻煩更大。

“陛下,哀家只是建議,置於何職位還是由陛下自決。對了,如今陛下即為那麼先帝之子劉協又當如何安排也需陛下考量。”董太后不笨,她在宮中多年心機自然極深,所以即便不得不出頭她還是將這個麻煩踢回給劉辯。而且這些話沒人說何進和何皇后自然就當做不曉得,但如今董太后提出了,那麼劉協的安排就成了一個極為麻煩的問題了。

劉辯自然不願意跟自己扯上什麼關係,而且他其實也並沒有決定的權利,他那位舅舅是什麼貨色劉辯自己也清楚,一旦給他惹了什麼麻煩難說何進會如何對待自己。所以劉辯也只得開口道:“此乃大事,朕尚需細細思量。至於太后的侄子,不若就任驃騎將軍如何?”董太后之所以提出劉協的目的此時也一覽無餘。比起自己給侄子安排一個職位顯然是劉協的麻煩更大,因此為了讓自己不步步緊逼劉辯才會賣一個便宜給自己。但是既然初步的目的也達到了董太后也就不需要繼續進逼劉辯了。

於是董太后微笑點了點頭說道:“一切聽從陛下發落。陛下。哀家還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話說到這份上劉辯還有什麼拒絕的餘地,於是他只得苦笑道:“太后但說無妨。”

董太后環視大殿道:“先帝在世之時倚重的幾位常侍陛下為何不令其共預朝政?如今先帝撒手而去正是混亂難治之時,陛下正需要幫手不是?”

劉辯聞言心中又是一黯,他清楚自己這麼做了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不外乎重複了自己那個死的不明不白的父皇一樣的局面,依靠宦官制衡外戚。但劉宏的失敗讓劉辯知道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對策,自己顯然未必就能夠操縱得了這兩方勢力,到時候說不得就是反噬他自己的局面。只是不這麼做自己顯然是不可能會有半點自由的,即便劉辯本身對權勢並沒有劉宏那般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