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聽命於他,所以徐濟意識到自己也許需要藉助一下西園軍中其餘幾部的力量,當然首先排除的就是蹇碩和曹操。
原因也不難解釋,曹操雖然偏向於袁紹但卻恪守本分,所以徐濟並不擔心曹操會相助袁紹,也理所當然的不期待這位曾經的同僚能稍稍幫一幫自己。蹇碩不必多提了,公主要出嫁宮中的事情只怕是劇增,這段時日蹇碩甚至不會經常的到西園中來。
剩下來能利用的還得拋開淳于瓊,這是袁紹的走狗,而且對自己恨意太深,幾乎沒有任何挑撥的可能性,而且徐濟本身就想讓這個傢伙嚐嚐自己的厲害,所以徐濟也根本沒有考慮他。而剩下的三位校尉之中,無疑馮芳是最容易利用的,這傢伙是個劣跡斑斑的傢伙,能夠加入西園也是拜家中的背景和使錢的緣故,這種人徐濟自然是看不起的,而出生袁氏又向來好養名望的袁紹更加不會與之有什麼交集,這其中便有文章可做了。
至於趙融這人,徐濟倒是覺得頗有幾分城府,想要挑撥這個怕是不太容易,而且徐濟需要的也只是隨便找個人先為自己頂一頂缸,待時機成熟徐濟是絕不會放過自己動手報仇的機會的。(未完待續。。)
ps: 更新到了,求各種票。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好的成績,也希望大家都能順利。
第一百三十一章:無題
周圍的境況對徐濟來說的卻算是極為糟糕,但徐濟的機會也不少,首先亟待去解決的就是建立起他的情報來源,雖然波才此次並沒有隨行但徐濟還是帶上了幽影的幾名精幹成員,徐濟並不奢望自己能夠完全掌控洛陽的大小動作,唯一需要的只是在面對某些情況的時候自己手頭能有足夠的情報支撐。
當然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洛陽可不比陳留,帝都的複雜程度實在是有些複雜,幽影的鋪設實在是阻礙重重,麻煩不僅於此,因為在洛陽徐濟毫無根基所以不得不萬事小心,甚至這些動作都必須瞞著劉宏,否則難說會不會招致皇帝陛下的不滿,至於說袁紹這個大敵,徐濟暫時還沒有太好的辦法解決,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接下來的事情很簡單了,西園成軍之後自然是開始常規的訓練,是以西園近些日子都十分熱鬧,除了徐濟一營之外每一部都忙於訓練士卒整備軍務,而徐濟的大營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靜。
然則有句老話,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儘管徐濟想要的只是安靜的度過這段時間,不過這顯然並不取決於他,這不過是自己被劉宏招為駙馬的聖旨下達的第三日便有人議論紛紛了,原因很簡單,徐濟麾下計程車卒從未訓練,西園之中唯有他麾下所駐的大營總是安靜。
甚至劉宏也特地的遣來蹇碩詢問此事,而徐濟的回答很簡短:“待閱兵之時一切便知,臣絕不敢造次。必不辜負陛下所望。”劉宏自然是將信將疑,徐濟終究是十六歲的年紀。的確叫人難以放心,但劉宏卻也不好強迫徐濟如何。畢竟數日前才做出的態勢,如今是怎麼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的,所以劉宏也只能選擇信任徐濟了。
而徐濟當然也不是毫無動作,至少他暗中已經開始經營自己在洛陽的關係了,偌大的一個洛陽總有些人既不是何進一派也非宦官一黨的,當然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堅定的站在皇帝一邊的,這些人都是徐濟潛在可以拉攏的物件,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有相當高的名聲和人望,徐濟很清楚與這些人相交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保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人都是徐濟的保護傘。
而徐濟接近這些人先天便有兩個優勢,首先他是駙馬,其次他是司馬徽弟子,別看司馬徽在潁川的地位尷尬,但這位老先生卻是不擇不扣的大儒,任哪個士子都是要尊敬的,而作為唯一司馬徽承認的弟子徐濟也藉著這一層很是容易的接觸到了這些人。
其中最值得相交的無疑是蔡邕,不過徐濟很快就不得不送別這位大儒了,蔡邕因為屢屢得罪宦官已經被誣告。判了個流放朔方的罪。徐濟倒不是不想為蔡邕說話,只是他如今身份雖高但卻毫無實權,而且這事兒裡隱約透著張讓的手筆,徐濟實在沒把握能從張讓手裡救下蔡邕。當然更關鍵的是徐濟救下蔡邕也毫無用處,只要十常侍在一日蔡邕就一日不得安生日子,這事兒蔡邕自己也很明白。
甚至徐濟還就此問過蔡邕。蔡邕的回答倒是令徐濟極為欽佩:“宦官不除,大漢難安。蔡邕一介書生,武不能救國。只得拼死力諫,成與不成已無關緊要,只求無愧於心!”這話雖然是唯心了些,但蔡邕的氣度還是頗為令人欽佩的,若是文官都有這樣的氣節大漢也許未必就會到如今的地步,但徐濟也就是想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