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在張揚那裡與先生你怕是沒有發展的。”
閻柔連連冷笑,卻不回答,徐濟對他心中佩服,對閻柔笑道:“要對付張揚又或者袁紹哪裡用得到先生?實不相瞞,今天打敗常林的計策只不過是我牛刀小試而已。”
閻柔聞言也只得露出苦笑開口道:“徐大人神機妙算,在下十分佩服,現在我已經想明白了,於扶羅的大軍其實就在谷遠,只是按兵不動誘騙我等上當而已,至於呼廚泉的軍隊只不過是在安澤伏擊常林大軍而已,只有一點我弄不明白,這季節哪裡來的那麼大的水勢?”
徐濟笑道:“我要徐晃在幾天前建議於扶羅在安澤上游的不遠處建築臨時水壩,帶你等過河時把水壩弄到……”
閻柔立時恍然大悟,苦笑道:“我明白了。”
徐濟笑道:“我派前幾天剛剛歸隊的徐晃充當袁術的使者,自是為了騙取於扶羅的信任。”當下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閻柔這才知道袁術想要勾結於扶羅的事情。
徐濟看著閻柔緩聲道:“其實我要先生歸降於我並非是為了張揚又或者袁紹,而是為了這幷州。我想要在不久的將來任命你為幽州刺史,為我掃平邊患。”
閻柔聞言立刻霍然動容,看向徐濟。
徐濟心中好笑,他當然知道這番話可以打動閻柔了。坦白說,徐濟對閻柔並不熟悉,這人的名字陌生得很,只是記得這人經歷坎坷自少在烏丸、鮮卑為俘虜,這人對塞外的異族的瞭解絕非尋常。得此人安定幽州自己絕對是事半功倍。
而一旦平定幷州,自己就會任用梁習為幷州刺史。他可沒忘記史書上明白寫著梁習真正建功的不是兗州,而是幷州!(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八章:步步緊逼
徐濟的口氣和胸懷都足以令閻柔感到震驚了,徐濟語氣之中的不臣之意可謂露骨,而隨口就要閻柔為幽州刺史的話更是誅心之言。徐濟便是貴為駙馬也沒有資格自己任用一州刺史,何況徐濟如今自己也不過只是一介刺史而已。
但正是徐濟的雄壯氣度和野心勃勃令閻柔感到心服不已,若是說之前的用計只是令閻柔在智慧上自愧不如,但在徐濟說完這番話之後他對徐濟已然是心悅誠服,不只是徐濟的氣度,更是那股漢人骨子裡的鐵血和為百姓疾苦憂心讓閻柔心中生出了親近之意來。閻柔甚至在徐濟的一番話語之下立下誓言但凡他活一日就絕不會令鮮卑等異族踏足中原大地半步。
徐濟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大漢的這些文士骨子裡的血氣之勇尚未消退,更不似宋朝之後那般只懂八股,此時的文士還是六藝皆通的真正的有抱負者。儘管閻柔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士,但他這樣坎坷和顛沛的生活反而令他更加的在乎所謂的“民族氣節”,而這,也是徐濟想要看到的東西。
而徐濟當然也並非毫無收穫,作為同樣流落過匈奴境內的閻柔對於扶羅當然也有足夠的瞭解。而徐濟因為聽了閻柔的一些對付匈奴的方法,所以他也很快的就開始了行動,先是推薦南匈奴人中的豪強到中央任職,以防止他們在幷州這片草原上興風作浪;其次則是立即徵發強壯男丁以作為遠征的部隊;對一般匈奴部眾,則趁中央大軍出征,分清以為“勇力”。這樣。既可為國家補充精勇軍隊,同時也給匈奴部眾開闢建立軍功的機會。等匈奴人中難以對付的人離境之後。然後再把他們的家屬遷往內地,充作質任。至於不服從調遣和政令的。則予以鎮壓。對於州界名士,皆量才錄用,或貢達朝廷。如此多管齊下,匈奴上下皆服從供職,同於編戶。這樣一來,自然就能夠解決問題。
“主公可留單于於扶羅,以防其惑眾生事;令比較順附的右賢王去卑代行國事:分匈奴之眾為五部,以削其勢;再令漢人為各部司馬,以收匈奴貴族之權。如此。則幷州可定!”閻柔的話猶在耳邊,不過徐濟卻對這方法有所保留,這麼做一段時間內看來似乎的確是效果很不錯,但是也是在為華夏大地留下了隱患。這種分而治之的政策,若是在中央政府尚能控制大局時,固無問題,但一旦遇政治敗壞或內亂迭起時,就會失去控制,甚至遭到傾覆之禍。
徐濟當然知道匈奴的民族凝聚力極強固。即便是把單于與自己的部族分隔開,但其中大部分王侯猶足以興風作浪,比如歷史上的幷州左賢王劉豹除非繼續分割其勢,當然若是能把那些與漢人雜處的匈奴人設法移居邊外。則可完全斷其禍根。
但問題的所在是因為這麼做的難度很大,按照閻柔的說法,現在在幷州的南匈奴人已經漢化得十分厲害。很多的匈奴人已經開始農業生產,類似於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