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張允帶領七萬大軍自弘農郡向東推移,逼近河南郡,作出要攻擊袁術的姿態。長安方面也不甘示弱,王允指派張濟帶領兩萬人也奔河南郡而來。
而這幾方爭鬥之中最慘的人卻是陶謙,陶謙哪裡料想得到自己抱住的這個救命的稻草居然會是引火上身的禍端?自己連結袁術不過是為了嚇退兗州軍的,可是現在倒好,袁術居然稱帝了!這簡直就是把陶謙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陶謙可沒忘記兗州揮軍徐州的理由就是因為下邳城闕宣的造反稱帝而造成的。到現在為止,兗州的軍對在徐州遲遲不退兵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郭嘉一定要陶謙交出支援闕宣的幕後主使。郭嘉聲稱,如果沒有人在背後操縱的話。闕宣一個小小的地方豪強地主,絕對沒有膽量敢做出這種事情來。
的確按照常理來說郭嘉的這番話的確是沒有任何錯誤的,但問題是徐州究竟有誰敢這樣支援闕宣造反呢?糜氏?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便是陶謙自己也知道糜氏和兗州的關係走的很近,可以說徐州一大部分的商品出口就是透過糜氏和兗州的聯絡達成的,這樣緊密的關係之下糜氏又怎麼可能會與兗州為敵?而徐州之內另外兩個有能力提供主持的陳氏家族和趙氏家族向來是本著明哲保身的原則,更不可能支援闕宣了,那剩下的也就只有曹氏家族了,但這同樣是不可能的事情。曹氏當今的家主是曹豹,他的女兒已然嫁給了呂布,呂布是什麼身份?那是王允的心腹大將,作為岳父的曹豹又怎麼會讓自己的女婿落得這般尷尬的處境呢?而且一旦曹豹支援了闕宣那麼呂布那面必然與王允就會生出矛盾來,而那樣一來,徐州就立刻失去了最後的外援了。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郭嘉的矛頭是直指陶謙的,不外乎是像天下人宣告其實陶謙便是闕宣造反的幕後黑手。
陶謙當然是白口莫辯,為此更是鬧的他頭髮都掉了一把,但仍舊沒有解決之法。於是陶謙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便稱病不出,擺明了是要避一避風頭了,至於徐州境內的兗州軍?那眼下他是管不了了。
事到如今,陶謙也知道自己所能依靠的人不過長安的王允和呂布。還有就是豫州的袁術。誰知道他己依靠的袁術居然弄出了這麼一出。這真是所謂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陶謙很清楚徐州馬上會再一次成為了天下的焦點所在,因為袁術稱帝。而自己又是袁術的盟友,這等於說陶謙支援袁術稱帝。袁術既然是逆賊,那陶謙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一次是偶然。大家還能選擇相信,但兩次就是必然了。
雖然陶謙這個老傢伙在徐州的名聲不錯,在大漢諸侯之中也算的上是很有能力的臣子了,但是陶謙這幾件事情實在是有是水準,更是有些不知死活的味道。如果說小小的闕宣造反稱帝不過是一個大大的笑話的話,那麼袁術的事情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袁術是個什麼身份?天下人都知道袁術乃是四世三公的門閥之後,門多故吏的袁氏家族的準家主,在聲望上和年輕之時刻意積攢聲望的袁紹幾乎是不相上下的。而袁術要是真的造反稱帝,那麼天下勢必都會為之振盪。
而現在天下間想要稱帝的人其實已經不在少數,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明目張膽地說自己乃是帝王之才、眾望所歸。也只有袁術這種人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更宣佈傳國玉璽在他的手裡,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沒有人會不眼紅的。
尤其是荀彧的檄文中提到了袁術的這塊玉璽的來歷:這玉璽乃是袁術從孫策處騙來的,而孫堅當年也是在洛陽的廢棄宮殿中得到的,這傳國玉璽本來就是漢室江山之物,現在王允攝理朝政,更在尋找並且迎回漢獻帝,按照常理,理應該把這玉璽送往長安,而不應該據為己有。
這麼一來,陶謙和袁術結盟反倒變成了陶謙變成了漢賊的局面。
事情鬧到了這一步,已然沒有人可以幫助陶謙了,因為誰一旦幫助陶謙誰就變成了袁術的同黨。也正因為如此,遠在長安的王允對陶謙是非常的不滿,弄得呂布在王允面前也很難做人。
陶謙就算是再怎麼老朽愚笨,也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了,於是陶謙馬上發表宣告詔告天下:說自己的昏聵老朽之人,看不清袁術的忠奸善惡,以至於一失足成千古恨,並且宣佈自己馬上和袁術解除聯盟關係,並且加入了聲討袁術的行列。
不過郭嘉當然不是這麼好相與的角色, 他根本沒有準備放過陶謙。他把曹豹和陶謙把曹玲嫁到長安的事情捅了出來,並且特別強調曹玲這位嬌滴滴的大美人原本不是呂布的妻子。而是董卓的新娘子,曹飽和陶謙原本就想要把曹玲嫁給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