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寫信,希望他同自己一起譴責王允,結果引起了韓遂和馬騰的爭吵。
徐濟當然知道劉焉這是虛張聲勢,而且韓遂和馬騰的關係在歷史上的確複雜,但是有一段時間他們乃是過命的朋友,在自己所處的這個三國裡,一直到現在,兩者還是好朋友,而馬騰又是王允方面的人,對漢室忠心耿耿,必然會勸阻韓遂的。
至於張魯,他和劉焉不過是相互利用,當然不會聽劉焉的命令。
如果說,劉焉爭霸天下憑藉的是皇族的地位,那麼張魯憑藉的則是宗教的力量。誰也不會服誰的。
而如此一來,劉焉的目的也再簡單不過了,這麼做不過是為他自己製造聲望罷了。
不過劉焉的用心並非只有徐濟能看出來,幾乎在劉焉指斥王允的同時,劉表也向天下宣佈了劉焉的一項大不敬之罪。
劉表上書說劉焉有不臣之心,私自“造作乘輿車具千餘乘”,並且說劉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說現在的劉焉就象當年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西河教書時一樣,被人當作聖人孔子了,實際上就是指劉焉圖謀不軌。
這件事情一傳出來,立時令劉焉有點焦頭爛額。
徐濟卻知道,這是光武遺命令劉焉有點迫不及待了。
但是隻此一件事情,劉備就知道劉表也早就惦記著益州了,否則劉焉在益州做什麼,劉表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緊接著就是牛輔等人。
原本牛輔、李傕和郭汜已經知道了董卓身死的訊息,大為慌張。原本想要投降,誰知道王允被徐濟的一系列計謀氣得衝昏了頭腦,一腔怒火無處發洩,居然下令拒不接受投降。
這一點徐濟早就知道,因為在歷史上王允就是這般做事情不分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