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這時代真正見過陳到動手的人少之又少,袁紹軍中恐怕也只有顏良文丑等輩才可看出陳到刻意偽裝的武功特點來。但是這兩個人如今還在袁紹身邊,而且也未曾和陳到動過手自然不可能告訴袁敏。
再就是呂布見過,所以袁敏若是真的袁紹派來協助王允的人的話。此刻早就喊出了陳到的名字。
如此一來徐濟心中疑惑更重,袁敏究竟是來幹什麼的?
現在己方一共是三個戰力,但是現在不論是陳到還是藏在暗處的自己的身份和李嚴一樣在對方的眼裡微不足道,所以人家肯定不是本著陳到和李嚴又或者自己而來。那當然只能是奔著史阿去的。
可是史阿不過是一個寒門子弟,雖然貴為大漢劍師,但是本身卻沒有什麼太大的利用價值。
所以說這個袁敏很明顯正如自己擔心的那般是奔著劉協來的。
一直以來。袁紹就不喜歡的就是劉協,而且不承認劉協的位置。
所以當袁紹知道劉虞要暗中迎回劉協的事情後。才會把訊息透露給了益州刺史劉焉,這才導致了張任會在半路上對各地諸侯下手的事情。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希望置劉協於死地。
關於這一點,徐濟覺得倒是能說得通。
但是這事情仔細一想,立刻就會發現這事情沒那麼簡單,徐濟一直對袁紹把劉虞要迎回劉協的事情告訴王允很不理解,因為這麼做對袁紹實在沒有半點好處。因為王允在除掉董卓後,肯定是會把持朝政,利用劉協向天下諸侯釋出號令。
所以袁紹通知王允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匪夷所思。
不過看著眼前的袁敏,徐濟突然間明白袁紹的用心了。
看來袁紹的策略已經改變了,袁紹也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而寫照徐濟的猜測而言,其實袁紹對劉協個人本身並無任何好惡的感官判斷,袁紹之所以不承認劉協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袁紹沒有辦法把劉協控制在手裡。
也就是說,若是有機會控制劉協的話,袁紹馬上又是一副嘴臉,肯定是第一個承認劉協地位的人,只是苦於沒有這個機會罷了。
以前袁紹準備利用劉虞也只不過因為劉虞是個好說話的人,而且沒有什麼能為,便與他控制罷了。
可是和王允的合作讓袁紹對控制劉協產生了希望。
袁紹知道王允要除掉董卓的訊息後一定很高興,因為他控制劉協的機會到了。
從長安這一系列的事情中不難看出王允並不是一個算無遺策的人,在思維上有很多的漏洞,袁紹知道王允在除掉董卓的時候一定會忽視劉協這個點。所以在這個時候劫走劉協應該是最好的時機。
可是袁紹的一個大麻煩是他們並沒有能力帶劉協出宮。
所以袁紹紹和徐濟選擇了一樣的方法,希望劉備先一步帶劉協出宮。然後自己在從劉備的手裡把劉協搶回來。
不過袁紹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強的實力可以打包票說自己能夠從劉備的手裡把劉協搶過來,畢竟關羽和張飛乃是當世虎將。就是呂不對這兩人也是甚為頭痛。而袁紹現在手下唯有顏良文丑能堪大用,但在敗於徐濟之手後在自家弟弟手底下自然需要一二大將為其坐鎮,另一個勉強能說得過去的就是韓馥的侄子韓猛。
所以袁紹又施展了第二個計策,那就是把這個訊息告訴了王允和張任兩人,那倒不是說希望讓王允把劉協搶回來又或者希望張任把劉協殺掉,而是希望王允和張任在劉備把劉協搶到手後和劉備一場大戰,然後自己就可以混水摸魚了。
這一點只從王允對劉備的行動不明瞭了上就可以看出來,袁紹僅僅是把這件事情對王允稍作透露罷了。
而張任知道的訊息稍多一些,但那是因為劉備一旦成功出了長安城。就會掌握大量城外的幽州駐軍,這時候要對付劉備就必須要有大規模的軍隊才行。
故此袁紹才把袁敏派來了,而這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釋了。
但是袁紹沒有想到的事情是有自己這個變數半路插了進來。
袁敏一定早已經在長安城內和長安城外準備好了,可是因為自己的干預,劉協出長安城的路線大出他們的意料之外。
等到他們意識到劉協已經被帶走後,早就已經晚了。
而從袁敏那裡得知訊息的張任也被袁紹的訊息誤導,所以才會攔截失敗,不過因為在城外的原因,張任的騎兵機動性比較強。所以倉促間佈置下陷阱等待自己和陳到等人的跳入,但是直到最後,張任才知道自己攔截的不是血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