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2部分

擁立大人為攝政的同時準備出兵討伐益州的劉焉,此時居心叵測,而且漢中和益州靠近長安,是在我們的心腹大患,不可不除!現在荊州刺史劉表已經有證據表明劉焉的不臣之心,討伐劉焉,正其時也。”

王允原本就對劉焉十分的不滿,聞言大喜,問道:“文和此言深得我心,為之誰人可代朝廷征討?”

張繡此時閃身而出道:“司徒大人,末將願往!”

王允大喜,連忙同意。

賈詡心中暗喜。

徐濟的計劃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八章:暗潮(下)

王允對賈詡的話言聽計從,當下把征討漢中和益州的事情交給了張繡和賈詡。

王允的這個決定令長安城中的不少人都鬆了一口氣,因為賈詡太出色了,而且又和長安城軍方的第二號人物張繡好得像一個人,王允對其實在是非常的看重。

雖然說前一段時間張繡負責尋找劉協已經令不少人長長出了一口氣,但是畢竟張繡還是在左近,現在張繡眼看遠征益州和漢中當然令不少想要在王允面前好好表現的人鬆了一口氣。

賈詡卻請王允把這件事情的權利完全下放給張繡,理由是為兵之道,虛者實之,實者虛之。

王允不虞有他,自是滿口答應。

旋即,王允向天下公佈了郭嘉的信件,前兩天一直在天下人口舌是非的風口浪尖上的王允,一下子變成了大漢的中興之臣,更被尊為攝政大臣,代理朝政。

由於這事情乃是徐濟控制的兩州提出的,又是以徐濟的名義發出的,故此,天下諸侯自然是齊聲響應。雖然有反駁者,那也是微乎其微。

徐州陶謙憑藉曹豹的女兒攀上了長安軍中的頭號人物呂布,哪裡會提出反對意見?

揚州刺史劉繇一直以來和徐濟的關係都還算是不錯,對兗州提出的這個建議也是不可能反對。

袁術袁紹本就和王允在合作中,自然無話可說。

曹操、馬騰、韓遂都是長安之戰的參與者,當然明白自己的立場。

嚴白虎、王朗乃是山高皇帝遠。只要不觸動他們的利益,他們才不管皇帝是誰。

孫策羽翼未豐,這時候連小霸王的稱號都沒有,哪裡輪得到他說話?

劉虞雖然對王允不滿,但是畢竟王允乃是一心為漢室,所以自不會提出反對意見。

在這種情況下,劉表和劉焉就算是有何反對意見,都沒有人聽。

更何況,長安的傳統學術界和兗州的新銳學術界一齊為王允搖旗吶喊呢?只要一聽這些人的名字:荀諶、邴原、王烈、蔡邕、楊彪、孔融、禰衡……誰還可說出反對意見來?

王允的日子過得實在是春風得意。

隨即兗州軍動,令天下人感到意外的事情是。被調動的乃是一直屯兵幽州的高順所部的軍隊。他們得到兗州軍令:向洛陽方向集解,任務是消滅牛輔等人。而發出命令的人名義上正是兗州第一軍師、郭嘉。

至此,幽州境內的兗州軍只有勢單力孤的黃濬帶領小半軍隊。不過沒有人知道徐濟早已經派去了張郃與高覽去協助高順,即便是高順離開有了張郃與高覽一樣可以鎮得住幽州這盤棋。

人們只看到高順對這件事情保持沉默。但卻停止了對劉虞咄咄逼人的政治攻勢。不在逼迫劉虞交出公孫瓚。只是呆在幽州無所作為。屯兵不動。

但是遠在兗州的郭嘉卻明白,這事徐濟誘騙袁紹的計策,心中大喜。知道謀奪徐州的日子到了,於是對外以個人的名義調動兗州的波才大軍向徐州方面迅速集結。

王允卻不管那麼多,現在他是一點都不擔心長安的安全,因為呂布和于禁已經對李傕和郭汜形成了夾擊之勢。

同時,王允把徐濟失蹤的訊息暗中傳給了袁術和袁紹、以及劉表。

豫州,袁術府邸內。

面色蒼白,好似二世祖模樣的袁術正飛揚跋扈地坐在那裡,左右睥睨,臉上一團喜氣。

那原因當然是因為王允的一封信:徐濟消失不見了。

王允的話說得很客氣:徐文烈,漢之駙馬,國之棟樑,前番誤會,致有殺傷,不在豫州,即在荊襄,君乃經學世家,當世豪強,必敬此賢良,若有音信,代為找回,則國家幸甚,百姓幸甚。切切。

袁術再笨,也聽出王允的弦外之音了:徐濟現在是單槍匹馬,這是殺掉他的最好機會了。

故此,袁術才會喜氣洋洋。

而此時,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