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相提並論。
若是有人會和他搶奪權力的話,只會是外地的諸侯。現在天下諸侯能有這個實力,一個是他徐濟。一個就是天下人望之首劉虞,對於王允來說。徐濟可能還差一些,因為王允知道徐濟現在的目光完全在中原,在朝廷中根本無人為其代言,蔡邕雖然與徐濟之間頗有些恩情,但是這個經學天才基本上是個政治白痴,對王允根本構不成威脅。
但是劉虞不一樣,劉虞的兒子劉和乃是漢獻帝身邊的紅人,而且作為皇族,劉虞可以隨時進長安,劉虞雖然軍事才能幾乎等同於無,但是劉虞的政治才能實在是出色,王允在這方面比起來,那就是瞠乎其後了。
可王允卻沒有實力和理由去打擊劉虞。
所以王允當然想要借別人的手扳倒劉虞,而最好的人選當然是徐濟了。
王允的眼光很毒,雖然名義上徐濟和劉虞乃是盟友,但是他還是一眼便看穿徐濟對幽州的野心,更知道張郃大軍和高覽大軍屯兵幽州的目的所在。
所以王允才不怕自己這個假冒的樂進一口拒絕這件事情。
問題是王允要找到一個什麼樣的理由可以讓自己馬上去針對劉虞,要知道徐濟給外界的印象是謀定而後動,沒有一個令徐濟對劉虞動殺機的的理由和一個對外說得過去的藉口,徐濟是絕對不會貿然出兵。
現在就要看王允編造一個怎樣的理由令自己對劉虞動殺機了。
徐濟心中一邊盤算,一邊裝出愕然的神色,對王允道:“劉虞?”
王允沉聲道:“對,丞相就是在針對劉虞。”頓了一頓道:“你知道劉虞想要劫持皇上到幽州的事情嗎?”
徐濟聞言更加大吃一驚,不明白王允是怎麼知道這件事情的,喝道:“什麼!”心中的震撼簡直是無以形容。
劉虞營救漢獻帝的事情乃是極端隱秘的事情,現在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應該只有劉虞方面的人,還有自己本身是從史書中得知這件事情的,陳到等人則是和自己在來長安的途中聞聽劉備三兄弟密談才知道的。
難道這個王允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只是隨意的編造,來達到欺騙自己的目的?
不過不得不承認,王允這一招的確是陰毒得很,他大概已經看出自己這次號召天下諸侯進京面見皇帝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皇命,王允就是瞅準了這一點,才對自己說這番話的。
若是讓劉虞帶走了漢獻帝,那麼自己這番打算就全盤落空了。漢獻帝在劉虞那裡後,徐濟根本就接不到半點皇命。而且還要受制於人,最關鍵的地方是劉虞乃是真心為大漢效力之人。又是大漢宗親,所以絕對不會有人說他把持皇帝。
不過自己這次早有準備。要接走漢獻帝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劉虞。
但是這番話徐濟卻沒有辦法說,難道對王允說:我不在乎劉虞,因為早就準備好劫持皇帝,你們都沒有份?
也正因為如此,自己才應該裝出震驚的樣子,這才正常。
若是沒有猜錯,王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堅定自己的信心。
果然,王允沉聲道:“劉虞老兒實在太不像話。藉著名滿天下的聲望,為人飛揚跋扈,不負朝廷的管束,丞相曾經請求皇上,三次下聖旨,把三公九卿的位置放在他的面前任其挑選,誰知這劉虞居然不屑一顧,根本不要朝廷的任命,他想要幹什麼?難道要皇上把自己的皇位讓出來嗎?”
徐濟看著眼前的王允。心中升起一陣寒意,這王允太能顛倒黑白了,劉虞乃是對大漢忠心耿耿皇族子弟,他拒絕董卓以皇帝名義任命的高官。乃是表現了一種對漢獻帝的忠誠,怎麼到王允這就變成了不服朝廷管束,居心叵測。蓄意謀反了?
想到這裡,徐濟忍不住為劉虞聲辯道:“大人。劉虞大人不會如此藐視朝廷吧?袁紹和韓馥等人曾經要立劉虞大人為帝,不是被劉虞大人一口回絕了嗎?”
王允冷哼一聲道:“樂進先生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畢竟從政的時日太短,根本不知道人心險惡,劉虞這麼做只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劉虞拒絕袁紹等人的提議,一方面顯得他對大漢忠心耿耿,另一方面也是在坐觀形勢,當時關東諸侯誰勝誰負難以知曉,若是袁紹等人勝利,坐享其成當上皇帝的人還不是他劉虞?若是袁紹等人失敗,劉虞在丞相這裡也有退路可言。”
徐濟不由得點了點頭,心道這王允果然有一手,經過他這麼一分析,劉虞就變成了老奸巨猾之人,而且聽上去還真是那麼回事。
可惜這裡面卻有一個漏洞,那就是當時董卓已經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