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北方。
唯一的一個好訊息就是,臧霸在豫州的剿匪行動已經大獲全勝,更招得了像何曼這等黃巾悍將,劉闢、龔都這些在黃巾軍中素有威望的人更因為臧霸的原因根本未與臧霸交手便投降了。到徐濟接到訊息為止,臧霸大軍已經俘獲黃巾軍不下十萬,當然其中真正能夠戰鬥的人不足四萬,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但就是如此,徐濟也已經欣喜異常。
至此,臧霸和波才的大軍已經投入到對付袁紹的戰鬥準備中,開始迅速南下,來到袁紹和袁術大軍對峙的穎水的上游,美其名日是要對付袁術,但真正的目的卻是袁紹。
徐庶知道郭圖的厲害,所以秘密南下,已經帶著袁建感到臧霸軍中。鑑於袁紹軍中有韓猛這等猛將在,考慮道即便是管亥也未必是他的對手,所以徐庶乾脆向徐濟要了一紙調令秘密借調了張燕手下的甘寧甘甘興霸到軍中。
畢竟徐濟有話傳給徐庶:甘寧甘興霸的武功和自己的親衛典韋在伯仲間。這個評價足以讓徐庶信任了。最關鍵的事情是甘寧乃是生面孔。
與此同時,高順也傳來了訊息:雷簿已經同意投降兗州,高順大軍已經和雷簿達成了協議,在必要的時候高順大軍和雷簿大軍聯手,南出陽人,直擊豫州北面的由逢紀指揮的袁紹大軍。在這一刻,袁紹的命運幾乎以被註定。
隨後,徐濟來到了幽州。(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七章:幽州之事(一)
徐濟來到幽州時,早已經是金風送爽之時。
荀攸、張頜、高覽及其兩個弟弟出大營相迎,眾人見面自然歡喜。
塞北的天氣自然而然給了這些人一股簫殺之氣,在眉宇之間有了燕趙之地的慷慨悲歌的雄渾氣勢。
尤其是荀攸,著典型的南方人在經過了幾年的生活之後變得壯碩起來。更不用說張頜這等武將了。眾人在大帳中訴過離別這情,又談笑了一番,話題便集中在了幽州的事情上。
荀攸看了一眼陳到,淡然道:“看來主公是一心想要和草原異族開戰了。”
徐濟聞言笑道:“早知道瞞不過公達你的。”
張郃與高覽聞言卻是錯愕:徐濟此來難道並不是為了解決公孫瓚的問題嗎?
徐濟解釋了一番之後,兩人才恍然,張郃頗有才智,皺著眉頭道:“主公請三思,一直以來,我華夏民族便在抵禦著北方異族。但是效果甚微,雖然在對匈奴人的戰爭中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戰果,但是我大漢的北方實在是太遼闊了,一個草原民族被驅逐,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有另外一支草原民族崛起,只怕主公費盡心力,但多少年以後這成果便化為烏有,付之流水,倒不如效法前人,駐守長城方為上策。”
徐濟聽到這話看著張郃笑道:“儁乂你很用功,沒想到在幽州這麼短的時間內便有如此的心得體會。”
徐濟嘴裡話是這麼說但心中想的卻是,這個張郃果然名不虛傳,後世傳說的魏五子具是良將也並非虛言。至少如今在徐濟麾下的三人都不是庸才,而張郃居然在短短時間之內就有如此見地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縱觀中國地古代。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等。無不是在北方先後崛起,而且正如張郃所說。大漢民族滅掉或驅逐了其中的一支,要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有後起者取而代之。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高覽也在一旁出聲道:“張頜言之有理,我雖然看不起劉虞的軍事才能,但是卻不得不承認劉虞在處理邊疆事務上的高明。一百個公孫瓚都比不上一個劉虞,只看從平定張舉謀反開始起,幽州不但日趨穩定,而且多年以來蒸蒸日上,就可以知道劉虞在邊疆上是有真材實料地人。尤其是異族對劉虞十分佩服,更有不少人在劉虞的政府中任職。現在劉虞身死,各個草原民族無不非常憤怒。紛紛出兵,揚言報復,劉虞的兒子劉和已經召集了很多地兵馬,以田疇為軍師,正在準備和公孫瓚作戰呢。”徐濟的眼中精光一閃道:“田疇?”
荀攸看看徐濟。沉聲道:“主公對此人很有印象嗎?”
徐濟點了點頭道:“此人才能相當不錯。”
荀攸皺了皺眉頭道:“主公可否說清楚一點?日後我軍要征服幽州,和異族開戰,或許會碰到此人。”張郃和高覽聞言大為驚訝。不明白為何自己這莫測高深的主帥會同意徐濟向異族開戰的決定,這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徐濟哈哈一笑道:“此人的才能在於均衡的建設能力,他最擅長的應該是無中生有吧?!”
荀攸驚疑不定道:“無中生有?難道是搬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