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是徐濟不希望破壞生態環境,一旦把北方的草原和森林毀壞掉,那麼土地沙漠化會成為華夏民族以後的大問題,身為“後來人”的徐濟當然知道“沙塵暴”的厲害。
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從改善民族體質出發,徐濟很希望華夏民族的食物逐漸以肉類為主,這樣。我們民族的人民地體質可以得到不小的改善。正是因為這兩個方面。徐濟才想要大力發展畜牧業,當然。徐濟已經想到了放牧資源的規劃問題,放牧過度同樣會導致土地沙漠化的問題。這就需要植樹造林來改變。
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中國。要植樹造林改善土質真地要比後世容易得多了。
高覽卻在考慮另一個問題,沉聲道:“主公,您說黃巾軍難以管教。把他們派到這裡,會有不出紕漏,這群賊寇已經劫掠成性,不服管教慣了,若是這其中有人叛亂,草原這麼大,那可是不好收拾。”
徐濟微笑道:“這一點我早就想到了。首先。我會實行我們大漢一直就有的戶口制度。把所有人員都登記在案;而後便在這裡實行特殊的獎勵制度,畢竟草原的生活不比中原,十分辛苦,我會用優厚的補貼和低廉的稅收牢牢地抓住這些已經過夠了苦日子的黃巾軍的心。要他們知道只要安分守己就會有好日子過;更何況,我帶來了陳到,叔至早年間曾經遊歷過草原之地,他對草原民族十分熟悉,有叔至在此,軍事方面絕對沒有問題。更何況以叔至的聲名,那些黃巾軍應該十分懼怕才對。我此來帶來了一萬兗州騎軍,其中半數乃是叔至麾下的兗州精騎,隨後還將逐漸派遣兩萬兗州騎兵。有此三萬雄師,還有誰敢有異心?”
荀攸在一旁介面道:“主公此計大妙,尤其是這些黃巾軍說到底還是一些農民。他們除了耕種之外沒有別的謀生技能,可是在茫茫無際的草原上。他們除了接受主公的安排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即便是以劫掠為生,也會因為路途不熟而難以為繼,更何況幽州自古以來民風剽悍,他們何來資格劫掠別人?一個弄不好反倒會成為別人口中的獵物。”
張郃和高覽聞言點頭,當然最能說服他們的還是徐濟採取地政策,絕對可以安定這些被遷移的百姓的民心。徐濟轉過頭來冷笑道:“你們說得對,草原民族一向是逐草居,有草的地方就可以活下去,因此我們要把戰爭的方式由驅趕他們變成搶奪草原,當他們在草原上建立一座城市,當我們漢人的牧場佔據了水草肥美的地方,我看他們還有多少生存空間?當然,這絕對不是一代人能完成地,不過沒有關係,杜絕邊患並非是一日之功,既然早晚有人要做,那就由我徐濟做起!”
陳到、張郃和高覽用力點頭,被徐濟這種不計成敗的心胸所感動。荀攸奮然點頭道:“正是如此,不過我們必須要儘快地掌握放牧的方法。畢竟這並非是我們的長項。”
徐濟微微一笑道:“這方面我們不妨和劉虞學學,適當的聯絡一下那些草原民族。”
眾人一愣,徐濟剛才還在說和草原民族開戰,怎麼這麼一會兒又有了這種說詞?徐濟環視了一週,笑道:“並非是我出乎爾,反乎爾,劉虞是去安撫那些強大的異族部落,而我則是要聯絡一些弱小的部落,我們要從他們那裡學習有用的草原知識,有了這些世代相傳的寶貴經驗,草原將不再可怕!”
眾人恍然大悟,心到原來如此。徐濟冷然道:“我們可以幫助這些小民族驅趕那些來自草原的強大敵人,讓他們心存感激,在傳授給他們一些漢人的農業知識,至於他們感興趣的種種漢人珍玩則可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賣給他們,告訴他們只要和我們成為朋友,不必搶劫,也可以得到無數的好東西,而且,我還將請一些人到我兗州的書院去傳授草原知識,以國士的身份給與禮遇,我就不相信他們不心動!哼!早晚我要他們失去草原民族的本性,漸漸適應我們漢人的生活。”
張郃的眼睛亮了起來,喃喃道:“不戰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徐濟仰起頭來,沉聲道:“其實劉虞打得也是這個主意,不過劉虞算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所安撫的異族部落十分強大,即使是把他們遷到內地,在短時間內也無法漢化,又因為他們聚居在一起,反而會因為深入我大漢的腹地而變成心腹大患!”
陳到等人聞言點頭。荀攸卻露出思索的表情道:“主公所言極是,這個劉虞的安撫政策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看看幷州的於伏羅,實在是最好的例子,南匈奴也算是接受漢化了,可是因為聚居的關係,反而成為我大漢在北方的一個潛在危險。我看主公在幷州承認了於伏羅的地位,本來十分擔心的。”
徐濟心中卻想著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