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徐濟看好的未來,典韋也不敢盡全力,故此二人打了個平手,但李嚴自己也清楚,即便典韋不出殺招再打下去,不過二十回合自己就必然力竭,而那時自己便是典韋的掌中之物了。
但經此一戰,李嚴得名號曰:花槍!(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六章:重返陳留(二)
深夜,留縣。
徐濟這邊剛剛送走了前來送信的史阿便回到他的書案前坐下,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幾份剛剛送來的戰報。
徐濟倒是並不為陳留的事情擔心,那裡有徐庶,雖然陳宮厲害,但是和徐庶比起來,這陳宮的反應速度便成了硬傷,而這種明顯的缺陷就讓他面對徐庶只是頗有些還未夠斤兩的感覺。
懷疑張燕又如何?現在完全可以讓張燕按兵不動。剛才史阿帶來的徐庶的計劃絕對稱得上精彩絕倫。
既然陳宮在懷疑張燕,那麼索性就讓陳宮更多懷疑一些,陳留的突破口變成甄宓,豈非更妙?
反倒是揚州的曹操軍和孫策軍令徐濟牽腸掛肚。
這兩個人到底在玩什麼把戲?
就在徐濟發愣的時候,一名親兵匆匆走進屋子,手上還拿著一封書信,徐濟接過來一看,原來卻是郭嘉的密信。
徐濟開啟信,那信上面大意寫的是徐州一切順利,曹豹名為徐州刺史,但徐州的混亂局面根本就使其無法控制的。這個草包一定會成為長安,王允、呂布等人矛盾的禍端,要徐濟放心。
但是郭嘉這封信的主要目的卻並非彙報徐州的情況,這不過是順便一提而已,徐濟對他的信任和他的能力並不需要如此,而這封信真正重要內容卻是在說曹操和孫策兩人最近的動向。
“主公,孫曹兩家罷戰絕非因為兵力消耗那麼簡單,曹操在廣陵經營多年。一直深藏不露,實力強橫。怎麼可能才初一交戰便難以為繼?孫策大勝劉繇在先,俘虜降卒和糧草極多。又始終處於攻勢,勢力正在壯大,又豈會無力再戰?
郭嘉私以為,此二人現在必是趁機擴張自己的勢力,而且這是他二人早就已經有過的打算,前一段所謂的孫策興兵報仇正是整件事情的初始。
然則孫策報仇只怕是假,謀奪江東才是真,劉繇雖然欺辱了孫策的舅舅,那又如何?莫忘記孫策的殺父之仇乃是荊州的劉表。若是單純的報仇。那也應該先找上劉表才對。對劉繇動手僅僅因為劉繇無能罷了。
至於說曹操,多年以來立足廣陵,但廣陵地小,不足回旋,想必其也必然是窺視江東久矣。
孫曹兩家的大戰,與其說是復仇戰,倒不如說是爭奪戰。
現在兩家罷戰,只有一種可能:孫策和曹操已經猜到主公是假失蹤的真相了。
孫策大軍西下,並非開始於今日。我軍探子早就已經探得,孫策大軍在我于禁大軍取得征討王匡大軍和張揚大軍勝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西移,這分明就是奔著荊州去的,那證明孫策在一個月前就已經猜到主公是假失蹤了。並且判斷出來主公的于禁所部大軍的真實目的並非是進入豫州攻擊袁術,而是要攻擊荊州。所以才想趁著劉表調集大軍到北面和我兗州軍交戰的機會,趁火打劫攻擊荊州南部。謀奪荊州。
曹操也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放心大膽的不顧孫策。開始領軍向東南征討。可以預見,假以時日。曹操坐擁江東,孫策獨霸荊襄,乃我兗州之強敵也。
然則,此亦非郭嘉真正心中所憂之事。
郭嘉真正擔心的是主公在知道兩人圖謀之後放棄原有的兗州攻略,轉而急攻袁術,掃蕩豫州,誅殺袁紹,大敗張允。
此四者可圖而不可為也。二袁內訌乃是主公絕妙之計,不可廢也。
兗州軍原本就貴精而不貴多,如今兵力已然十分分散,當今局面已經達到極致,現在根本無力征討兩人。
幽州、豫州、司州、雍州不日即為主公囊中之物,幷州初定,五州改制迫在眉睫,‘攘外必先安內’,我強而敵不攻自破,爭天下非在一時,自古得關中者得天下,主公現在應當解決的首要之事乃是長安的問題。
至於孫策和曹操,則可緩緩圖之。望主公三思。以我兗州指人力、物力、財力還會懼怕連年征戰嗎?”
徐濟看完後心懷大暢,郭嘉不愧為自己真正的至交,對自己的瞭解甚至遠遠超過了徐濟自己。而話又說回來,徐濟原本就沒有打算一口氣統一天下,因為沒有那個消化能力。
所以讓徐濟真正高興的事情是郭嘉說出了曹操和孫策的圖謀。
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