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8部分

氳礁咚偈逼凇�

這個時候,公孫瓚才發現事情似乎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樣。

在他看來,徐濟應該全員投入兵力才對,畢竟有那麼多的鮮卑戰馬在逃跑,那證明戰鬥的激烈程度,兗州軍就算再厲害,面對劉和的大軍也應該是一萬騎兵一擁而上才對。可是在漸漸接近的過程中,他發現兗州軍居然還有一支軍隊在按兵不動。可惜剛才離得太遠,看不清楚狀況,又不敢事先派出斥候,生怕徐濟發現而令已方的行動前功盡棄。

這才造成了眼前的局面。

更讓公孫瓚想不到的事情是對面的這支兗州軍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居然選擇了反衝鋒。這令公孫瓚有點清措手不及。兗州軍這麼做絕對是自殺性的。但以徐濟的性子和算計,他真的會這樣做嗎?

因為是中距離的衝擊,所以公孫瓚的騎兵已經跑到了步兵的前面。騎兵和步兵之間的距離相差很遠,這種局面對公孫瓚顯然是極為不利的。

眼前的兗州軍乃是重騎兵。在這種距離的衝擊上帶有絕對的優勢。任何阻擋在兗州重騎兵行動的人都會被瞬間殺死或者是擊潰。

公孫瓚的白馬騎兵的確不錯,但是卻還沒有強到可以和兗州騎兵正面抗衡的地步。而且白馬義從說白了也是輕騎兵,根本不可能與這支兗州的重騎兵正面衝突。而且公孫瓚很清楚,現在和兗州軍比衝鋒戰,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當然,要是兗州地重騎兵失去了衝擊力,再被步兵纏住的話,只能被在近戰中靈活機動的步兵折磨至死。

問題是現在公孫瓚的步兵被遠遠地拋在後面,等到他們衝上來的時候。公孫瓚的騎兵只怕已經傷亡慘重了。

不過這個時候公孫瓚再想改變命令為時已晚,若是轉身便撤的話,一定會是被銜尾而擊,追殺至死的局面。到那時,最倒黴的大概還是那些步兵了吧?他們必然會被因為追擊而達到氣勢全盛的兗州騎兵一舉擊潰的。

事到如今,唯有咬牙硬挺了。

若是隻有這五千兗州騎兵,自己並非沒有獲勝的機會,畢竟那五千騎兵已經和劉和交戰,應該沒有能力回援。此時劉和的營盤已經是濃煙滾滾。在公孫瓚的眼裡當然是雙方打得不亦樂乎,畢竟公孫瓚距離劉和的大營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不虞有他。

而且有人正在指揮自己手下的騎兵在看不清人的濃煙來回叫喊。

但陳到雖然在遠離徐濟的地方指揮戰鬥,但他卻已經注意到公孫瓚了,於是命令自己手下的騎兵在公孫瓚看不見的濃煙後面集合,準備協助徐濟的重騎兵隊。而這時,公孫瓚的軍隊又前進了三百多步。

公孫瓚的白馬騎兵紛紛拉弓射箭。在中距離內想要給兗州軍一定的傷害。

但只見箭紛紛地落在兗州軍地重鎧甲上之後只能激起一點點的火花,卻難以造成對兗州重騎兵的實質性的傷害。

轉眼之間。速度極快的兗州騎兵便來到公孫瓚軍隊地眼前。慘叫聲立刻此起彼伏。

兗州軍每名重騎兵那連人帶馬的驚人衝擊力殺傷性很大。公孫瓚的很多騎兵剛一和兗州騎兵接觸,便覺得全身猶如電擊。根本就無法在馬上坐穩。不是虎口爆裂,雙手撒槍。再不就是直接從馬屁股處掉了下去,隨後到的己方騎兵的戰馬踏的粉身碎骨。在兗州軍第一輪重騎兵衝擊之後,公孫瓚的先鋒隊伍立時被擊潰,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還被兗州騎兵一槍刺透了胳膊,若不是他見機行事得快,只怕那隻胳膊就已經報廢了。

受傷的公孫越被自己的親兵捨命救下,滿身地鮮血。

兗州重騎兵也因為這人牆一般的阻擋而失去了衝擊力。

公孫瓚雖然頗有些心痛自己的損失但仍舊掩不住心中大喜,因為他和于禁的兗州正規軍交過手。據公孫瓚所知。于禁的兗州騎兵身後一定有步兵支援行才行,為的是保護兗州地騎兵。

而眼前的兗州騎兵沒有步兵的保護。那麼只要自己的步兵上來,兗州騎兵只能坐以待斃。

誰知道公孫瓚還沒有笑出聲音來,就看見衝擊在最前面的四千兗州重騎兵的身後殺出一千名與前面不同的兗州騎兵。他們身上穿著特殊的鎧甲——似乎是樹藤。

他們的手中拿著的武器也不是長槍,而是斬馬刀!

公孫瓚還是第一次見到兗州的輕騎兵。因為在於禁替換的徐晃所部的大軍中沒有這個兵種。而在荀攸的軍中,也只有少量的騎兵作為斥候和先鋒用,所以對此完全沒有防備。兗州的輕騎兵都是馬術高手,就見他們在萬千的敵人中藉助自己的胯下地戰馬優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