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3部分

挾多少的企業,勞動力,邊沿產業。又會輻射到整個社會的多少個層面。

2007年,去參加中美電影交流活動的一位電影學院的副教授回來後,驚歎的告訴他的學生們:光是派拉蒙旗下的一家中型的玩具公仔開發設計公司,就有一萬四千多名員工,每年但是給美國政府上稅,就超過千萬美元。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位副教授激動的在課堂上講道,同學們,也就是我們中國最牛的導演用半年的週期拍一部票房過億的電影,產生的純利還不如人家一個電影公司下轄的中型工廠同樣運轉半年產生的利潤高。

這樣廣泛的產業輻射的結果,是給美國的電影產業極大的拓寬了空間,使得他們野心勃勃的全球文化價值侵略的計劃更加暢通無阻。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來看——美國電影成熟的產業結構最直接影響的,是美國的電影票價。

美國的製片商是世界上最牛也最幸福的製片商,因為他們在那樣的產業環境裡,對於成本回收這個概念,承擔的壓力是最低的。 。

他們敢把自己的票價訂到一個極低的程度,低到只要保留院線商的利益和經手的各單位的資源損耗就行了,花一億美元拍電影,票房五千萬都不會虧本,可以把本錢收回來並確保一定利潤的渠道實在太多了。

電影的票價低了,買得起票的人就多,買票的人多了,就意味著看的人次多了,那麼一部電影在能在相對更多的廣泛人群中產生文化和價值上的影響,這又反過來促進了各類軟產品的銷售,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美國電影之所以能在半個世紀內侵略全球,動不動在其他國家佔領超過50%的市場,關鍵原因在次——在許多國家裡,美國進口大片的票敢賣的比當地的國產電影票還要便宜。同等的價格,更優質的工業技術水準,更好的藝術質量,觀眾會怎麼選擇?恐怕除了韓國那種萬眾一心支援國產貨的民族,其他國家的觀眾都要投降。

反觀中國的電影產業,音響製品方面,盜版猖獗,利潤不穩定,根本形成不了市場規模。

而所謂的文化軟產品,更是一片空白。

在中國,所謂的電影業的利潤,指的幾乎純粹就是票房,拍一部電影,全部的拍攝成本,經手的資本損耗,院線商與開發商的利益,所有這一切的成本回收和利潤的產生,全部都要壓在票房上,可想而知,中國電影票房的壓力大到一個什麼程度。

成本回收壓力大,票價降不下來,自然也競爭不過進口片,市場萎縮的結果,是社會影響和文化價值的萎縮,是話語權的喪失,這又使相關文化產業進一步陷入無人敢於涉足的僵局。

2005年以前,說起中國電影的相關文化產品,好像依稀是有一些,尤其是卡通電影方面。但是那種經營模式,說白了就是一個電影火了,知道這裡有錢賺,就一窩蜂的衝過去搶錢而已。

所以幾乎都是零星散做,再不染就是外資壟斷,而產品,也是以進口大片的相關產品為主,比如米奇系列,變形金剛,忍者神龜等等。

易青和天路籤下的這份和約,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家大型財團,正式的,成規模的投資電影相關軟產業,也是第一次把電影文化軟產品當作一個概念來長期經營。這是有個 填補國家某方面產業空白的商業行為,是進入一個無競爭領域,一個朝陽的產業。

這也是為什麼眼光毒辣的孫雲博在多年以前就盯住了這一塊肥肉,把這一步當做自己進入亞洲以及中國市場的踏板的重要原因。

可惜的是,易青心裡非常清楚一點,如果他把這份專署權給宇通,不過是給中國國內增加了一家資本雄厚的外資企業而已,對本民族的工業資本以及電影產業的最佳化,起不到什麼根本的作用。

中國電影的相關產品,尤其是涉及到文化形象和文化價值這一方面,一定要由中國的民族資本來經營。

這是易青內心定死了的原則——原則問題是不可以討論的

……

簽約結束後有一個簡單的小型酒會聚餐,天路集團招待寧倩華等華星集團的行政高層。

易青看著手裡從拍立得相機裡剛剛取出來的照片——上面的自己和路威兩人,雄姿英發,意興飛揚。

他獨自遠遠的離開了喧鬧歡喜的人群,站在餐廳的一角。手裡拿著照片,舉高了看了又看,緊蹙著眉頭,彷彿在思考什麼重大的問題一樣。

剛剛和路威等人應酬完的寧倩華端著一杯香檳,微笑著走到易青的身邊。

“恭喜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