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公司來,等著易青了。
認識易青以來,從來就沒有分開那麼久,這一走,竟差不多有半年了!聽說易青有意提早了兩週回國,說起來,恐怕他也是想依依想壞了吧!
“來了來了!哇,易總萬歲!”
“《花木蘭》至勝!”
“易導至強!”
各種各樣的歡呼聲,喊叫聲好象要把整幢大廈震塌了一樣響起來!同事們已經陸續聽到了美國反饋回來的訊息,兩週一億五千萬美元——這真是一個能讓人瘋狂的數字。身為華星的一員,有這麼犀利這麼牛B的一個“頭兒”,誰不自豪?
遠遠的,易青和孫茹相視一笑,緊了緊背上的包,大步向狂喜的歡迎人群走去。
就算是古時候的大將,開疆拓土,滅國萬里而凱旋歸來,所得到的推崇和殊榮,也不過如此吧! 第十三章 調教美國大亨 (中)
就在易青和孫茹他們回到香港自己的住所,為緩解這幾個月以來的疲勞呼呼大睡的時候,美國那邊已經開了鍋。
密切關注影市票房的美國院線大亨們,最近都在找《花木蘭》這部電影的中國發行方。保守估計,如果這部電影再追映兩週,至少有一億美元左右的收入,就算分拆到其中十分之一,分成後也有幾百萬美金的利潤,務實的美國人怎麼可能放過這種機會。
更重要的是,華星打明瞭旗號要進軍世界市場,大家都知道北美票房佔世界一半,未來華星的電影主攻目標一定是美國影市。誰要是能簽下華星以後幾年的作品在北美的發行上映權,對開發亞洲市場有著不可估量的好處。
詹姆斯·史密斯先生還在為自己的獨到眼光而洋洋得意呢。他是所有院線商中第一個看出《花木蘭》加映潛力的,早在《花木蘭》放映完第一週,第二週時他就已經開始與易青的人預約時間了。
具體約定的時間是這週五,毫無疑問,他也是所有院線商當中第一個和易青談判的,佔到了絕對先手。
可沒等他高興兩天,他就得到了易青帶領華星一行人回到香港的訊息。這下這位驕傲的美國大鼻子可傻眼了,美國時間的週五和香港時間的週五相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他在得到訊息後的三個小時就登上了飛香港的班機,連助理都沒帶,只帶了一臺電腦;需要的資料文案只好等談判前讓助手傳過來。
坐在飛機上,詹姆斯回想起自己和易青第一次打交道時的情意,雖然他隱隱覺得自己有些地方可能讓那個矮小的中國人不高興了,不過他還是沒感覺出來自己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了。
本來就應該這樣嘛!在美國,跟中國人、印度人、中東人談生意的時候都是這樣的,沒什麼不妥……
想著想著,詹姆斯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
“易總,寧小姐上來了。”
“請她進來。”
休假結束後易青和孫茹他們第一天回到公司;除了楊嫻兒、何風這些創作部門的人,沒有戲就不用開工之外,其他去美國出差的同事也陸續到崗了。華星正是蒸蒸日上的時候,不能休息太久,現在連易青和孫茹都要受公司規章地約束了,不然鐵面神孔儒那關就不好過。
易青正了正領帶。讓秘書給自己泡壺紅茶送進來,然後剛坐下。寧倩華就進來了,手上捧著一捧文案。
“什麼東西這麼重要,讓底下人做好了,還要寧姐送上來。”易青笑著起來讓寧倩華。
兩人走到辦公桌下面的大沙發對面坐下。
寧倩華把文案放在易青面前的茶几上,道:“你們休息這兩天,我讓行政部門的同事做出來的。你也是,在美國把事情辦完了就是了。為什麼非把那群美國佬支到香港來累我們。”
易青不解的道:“這些是什麼?”他拿起一份檔案細看,全是一些接待和談判方面的事宜。寧倩華不愧是行政和管理方面的全才,工作做的非常細緻。易青這才想起來,他回來時確實交代過助理和行政主管、會計等人,下一階段會有大量的美國院線商和發行商來公司談判,請大家做好準備。
可沒想到這麼快,寧倩華連線待和商洽的方案都做出來了。什麼人員的配製、食宿的安排,還有參觀華星藝創部的工作和演員培訓部等等的活動。
易青粗略的看了一下,疑惑的道:“寧姐,為什麼還安排他們參觀藝創工作中心,還要參觀演員的培訓?”
寧倩華含笑解釋道:“我以前跟家母一起接受過幾次中影集團和好萊塢院線的商洽談判活動……哦,就是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