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那麼,如何化解這一問題呢?李志剛和專家們研究了半天,覺得現在應組織一個活動,讓大家徹底忘記過去,重新開始。而活動的方式,可以採用變革曆法,也可以透過變更國號。有的專家建議的更具體,說現在可以重新紀元,恰巧再有兩天就是公曆元旦,從這天開始,大家就使用新曆法,啟用新國號。曆法的規則不變,只不過不用公元紀元法,而是直接稱為復興元年,以後依次為復興2年,復興3年……

這一提法得到許多人的贊同,他們說正好災後也的確是一個文明的新開端,其歷史影響不亞於公元,所以叫復興元年毫不為過。更重要的是,復興元年的稱呼很令人振奮,也可以使用較長時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可以使用幾千年。

這些話讓李志剛也怦然心動,他心裡也有過這方面的打算,覺得是時候重新開始了,災後的自救階段應該結束了。不過,他也意識到,這種復興紀年法只能適用於聯盟以內,對於聯盟以外的倖存者則沒有什麼約束力,這樣可能在幾年後還要面臨紀年換算的問題,感覺會比較麻煩。

一位專家笑道:目前人類乃至整個生物界都遭受重創,但代替人類的生物暫時還沒有出現。只要咱們齊心協力,儘快提升國力,將來可以稱霸世界。這個世界歷來就是這樣,只要你是強勢,那麼什麼規則都可以制定。就像災前的M國一樣,他們的語言就好像世界語,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影響了世界很長一段時間。如今這種狀態將要輪到咱們國家,只要咱們早日強大起來,復興紀年就一定會被世界接受。

眾人越談越高興,李志剛也下定決心,認可了這一提議。他將這件事與其他幾位副秘書長通報了一下,發現他們也和自己的想法一樣,覺得應該有一個轉折點,讓大家的心裡明確一下,知道自己已經站穩的腳跟,是甩開膀子大幹的時候了。復興元年的叫法很不錯,咱們民族曾經在地球上唯我獨尊,只是一百多年前才淪為三流國家。現在提出復興的口號,與災難前國家提出的復興口號一脈相承,肯定會深得人心的。

果然,當李志剛將這一想法透過電臺正式介紹時,聯盟的人絕大多數都堅決支援。既然民心所向,李志剛也就順乎民意,在元旦那一天正式更改紀年方式,自稱為復興元年。

復興元年的元旦那一天,復興這兩個字開始出現在聯盟的內刊上。電臺的播音員也是一口一個復興元年。李麗還特意策劃了一個聯歡會,名字就叫“慶復興”。標有復興元年的年曆也印製出來,每位聯盟成員都有一份。有人將其貼在自己的床鋪旁邊,有人則很有心計地收藏起來,說將來要留給子孫,這份藏品將來的升值空間是相當驚人的。

6_01第五卷 復興 第一章 大專案建設

在復興元年一開始,大家就立刻就感受到勃勃生氣。聯盟內刊由原來的週刊改為日刊,並丟擲一份“重磅炸彈”——大專案建設計劃。

這份計劃是宋雪峰與一些專家醞釀已久才制定的,旨在開展一批與災後重建有關的大專案建設,以加快社會正常秩序的恢復進城,重塑社會分工,改善聯盟成員的生活水平。

計劃一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食品工業的發展計劃,第二部分是關於能源工業的發展計劃,第三部分是輕工業的發展計劃。在食品工業中包含了農業,交通工業包括公路、鐵路、航海和航空,輕工業部分中則更是包羅永珍。相比之下,倒是能源工業很是規範,與災難發生前的詞語解釋基本相同,就是電力和燃油。

在食品工業的計劃中,聯盟將建設四個糧食生產基地、三個蔬菜生產基地和十個食品加工廠。這些生產基地和加工廠主要分佈在總部大區和南方大區。林中校、薛建國分別設立一個食品加工廠,白山風景區設立一個蔬菜培育基地。

能源工業的重點是電力。儘管目前移動電站應用比較廣泛,但相應的弊端也不少,燃機廢氣刺鼻,電力使用起來也很不安全,所以能源工業的重點就是恢復城內的市電供應。與此同時,能源工業也需要做好燃油供應的儲運工作。

交通工業的任務很是繁重,在計劃中包括四大領域,雖然都已經有所啟動,但還需要規範執行。其中工作量最大的就是要將聯盟總部與南方大區的陸路交通線全面打通,以便實現大區與總部物資和人員上的快速高效交流。

至於輕工業,則包括服裝、醫療等。可以說,除了前面三方面的內容,災後迫切需要的其餘方面建設都被納入這一領域。

對應這四大工業,在現有機構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由四位專家牽頭負責的四個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