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爺子是絕對不會出錢的,最後只有郭喜兩口子跟夏二叔兩口子商量。
這四口人也算是在一塊共過事的,你來我往地說了好幾天。夏二叔本來只肯出兩個尺頭,兩盒茶葉,緊緊巴巴地湊了四樣。郭喜兩口子說什麼都不肯答應,只說他們就一個閨女,閨女一輩子就這麼一回大事。
最後四口人達成了初步的協議,郭喜要求的彩禮夏二叔和夏二嬸現在湊不齊,也沒處去拆借去(其實是夏二叔不肯借,夏老爺子不管,他借了就只能自己還,所以郭喜就容夏二叔和夏二嬸一些時候,以後讓他們將彩禮慢慢地還上。
空口白牙的,郭喜還覺得不牢靠,一定要落在紙上。然後他還想讓夏老爺子給做個見證。
夏老爺子的心情很複雜,最後他拒絕了郭喜,說是他已經說了,就不會再參與進去。夏至當時就在旁邊,她幾乎能猜到夏老爺子在想什麼。
拒絕的那一刻,夏老爺子肯定非常矛盾。然而他卻拒絕的很明智。
知子莫若父,這世上最瞭解夏二叔的人非夏老爺子莫屬。只是夏老爺子作為父親的視角是有盲點的,而且有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忽略掉一些事情。
這是人之常情,夏老爺子凡人一個,當然不能免俗。
夏家辦事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到了夏柱這裡就很順當。雖然說了要簡辦,但夏柱和郭玉環成親當天夏家還是十分的熱鬧。
鄉親們有來往的都要來,差不多都被夏老爺子給擋回去了。莊戶人家講究禮尚往來。夏老爺子這個人愛隨禮,所以跟他有禮往的人特別多。按理說夏老爺子已經跟幾個兒子分家了,那麼他隨禮的人家只要夏老爺子、夏老太太和小黑魚兒這三個人的事情上來就行了。
不過也是因為夏老爺子隨的多,小黑魚兒那麼小,要辦事情估計得在十年之後了再加上夏家的日子過的紅火,還有不少人因為夏家而受益,所以大傢伙都願意來隨禮。
夏老爺子將人都阻攔住了,夏二叔和夏二嬸就有些不大高興。來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