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杆把巨石投出,摧毀牆垣;弩車則是以絞車張的強弩,可一次過發射八枝鐵羽巨箭,射程遠達千步,非常厲害;擋箭車是四輪車,上面蒙一層厚厚的生牛皮,戰士藏於後面,然後推車前進,可擋格矢石,使能直抵城下。巢車則是於八輪車上置高臺,既可察敵又可把箭射入城中。”
楊子道:“如果不出奇制勝的話,宇文閥的這些攻城器械就足夠咱們喝一壺的。”
任媚媚皺眉道:“但是日前我們的偷襲已經令宇文化及提高了警惕,再想如法炮製的話,恐怕不易。”
這還要說,宇文閥的那五千精銳都是舊隋的正規軍,打仗並不輸給任何一方勢力,而且經驗豐富,絕非前晚那些沒訓練過的新兵可以比的,再說了,我能借飛馬牧場的騎兵一次,難道還總用別人的兵?那是那晚攻其不備才沒有多少損失,如果一遇到宇文化及的精銳部隊,死傷太多的話,不但對整個梁都士氣有損,更會讓本來就不怎麼貼心的翟嬌部失去信心,楊子知道翟嬌帶來的瓦崗舊部不止兩千人,不光是要爭取這批人,將他們消化掉,成為自己的班底,還要把這場仗打漂亮了,到時候憑著自己的名聲,說不定就能遠近來投,也能令群雄刮目相看,爭取到爭天下的資本。
所以,楊子必須要贏!
唉,如果有幾把AK47,那該有多好!
楊子猛然想到,這個時代,火藥好像還沒有被正兒八經的發明出來,楊子記得,火藥最早是應用在煉丹道士的丹爐裡,應該是秦始皇想要長生不老才應運而生的,這說明早就有這種東西了,但火藥在這個時代還不叫火藥,難道叫硫磺和硝石?
如果能用火藥造點手雷什麼的就好了,但這也只是楊子的靈光一現,想到歷史上研製火藥應該是從宋朝開始才成熟起來,火藥火炮的發展是蒙古人用在戰爭上才迅速發展,現在就搞出來,似乎有點逆天,楊子將這個念頭壓下,繼續向洛其飛詢問宇文閥的情況。
但有了這個念頭,楊子就真的是心癢難熬了,因為他小時候看過《地雷戰》,知道土法子,問題是怎樣才能搞到火藥,楊子還是忍不住詢問,任媚媚奇道:“你問這個做什麼?對守城有幫助嗎?”
楊子見她知道,心中重重的跳了一下,急切問道:“有嗎?哪裡能搞到大量的硝石和硫磺?”
任媚媚道:“硫磺和硝石一點也不稀奇啊,鄉下人家家戶戶都用這個來防蟲蛀,而且藥材店也都有。”
其實,火藥的主要成分緣於醫術,漢代的古書《淮南子》中就有了
硫磺的記載,西漢末年編成的醫學聖典《神農本草經》將硫磺列為120位“中等藥”的第二種。而硝更躋身120位“上等藥”的前八強(位列第六)。可以說是出身不俗,血統高貴。更具演義效果的是,現存最早的火藥配方也是出於一部道家醫書《太上聖主金丹秘訣》。中國在很早就已經知道,硫磺、硝石和木炭放在一起就會燃燒,但楊子更知道,將火藥放置在一個相對的狹小空間裡,會產生爆炸!
最早使用火藥用於戰爭的時代是唐朝哀宗時期的“發機火”,後來,在北宋慶曆四年,《武經總要》中正式使用了火藥這個詞,從此,火藥由官方正式推廣,在之後的北宋神宗年間,火藥在軍隊中的應用就更多了。
金國攻宋時期,北宋的將領李綱就使用“霹靂炮”重創金軍,霹靂炮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炮。最早,北宋用火藥為武器的是叫做“火炮”的東西,一個圓形球體,內建火藥,外面用布或紙裱糊為殼體,外面塗一層防潮的油脂,使用時點燃火繩,拋向敵人。這應該算是手雷的雛形了。
《武備志》記載:霹靂炮是用毛竹、鐵片和火藥製成的,製法簡單,威力很大,金軍吃了這個大虧,受此啟發,也研製出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炸彈——震天雷,在日後對蒙古作戰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楊子知道這半天的時間不可能把霹靂炮研製出來,轟天雷就更不用想了,但今天用不上明天用不上,並不代表以後用不上,楊子立刻讓人去搜集硝石和硫磺、木炭,他準備在此戰之後就研究黑火藥了!
就在此時,遠方山頭亮光猛閃三次。
楊子知道是己方的探子以鏡子反射陽光報信,哈哈笑道:“任大姐,各位,我先帶人去搶糧,等著我凱旋吧!”
……
楊子這次沒有動用飛馬牧場和翟嬌所部的人,他需要唐幫自己的人多參與戰鬥,從而迅速成長起來,楊子帶著尚奎泰和射日營、彭孝才和二營共計兩百人騎馬從東門出城,不久,繞了個大圈,馳進一個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