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感。吳宇森最崇拜的導演是法國暴力導演皮埃爾·邁爾維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著濃郁的人情味。但對吳宇森影響最大的人卻是拍過《野人幫》的山姆·派金帕,可以說,吳宇森電影中對慢鏡的運用以及讓角色在聖歌中進行搏命激戰的處理方式都是山姆電影語言的發揚光大。

1971年中學畢業,吳宇森在一個偶然機會下來到了當時的“電影巨無霸”邵氏影業公司,跟隨當時最著名的動作片導演張徹拍片。張徹的作品在當時的電影市場中那個牛啊,簡直就是橫行無阻,而吳宇森也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專業技巧,用吳宇森後來的話說就是:“只要把張徹電影中的刀換成槍,那麼就會很象我的《英雄本色》。”可以想象,張徹對他的影響有多大了。

在兩年後,吳宇森開始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過客》。此片的武術指導就是後來的香港影壇的大哥成龍,但是當時的兩人都還只是影壇小字輩,所以《過客》也沒有產生什麼重大反響。之後他到嘉禾鄒文懷的旗下一直擔任導演長達十年。在這十年間他拍了許多完全討好市場的喜劇,1973年他導演了《鐵漢柔情》,之後他又拍了不少的低成本的電影,如《女子跆拳群英會》等喜劇電影。這段時期被他自己稱作“喜劇的十年”。

“喜劇電影並不是自己的專長,所以,我要改變!”他這麼想著就在1983年從嘉禾跳巢到新藝城,但是事業卻沉入谷底,竟然被外放到臺灣沉潛了將近三年。然而他也有些因禍得福,在臺灣這裡交了許多好朋友,也見識到臺灣演藝圈中迥異於香港的濃郁的人情味。在1985年《笑匠》的票房慘敗後他隻身再次回到香港,這次加入了徐克剛剛成立的“電影工作室”。在70年代末,他曾受聘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