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謝師宴,太后、皇后雖齊齊出席,但席上,雙後卻不似往年那般將注意力都放在各位閨秀上,替宗室裡那些未婚少年相看夫人,反而憂心忡忡的談起當今形勢。
“臣妾聽皇上提起,說東胡原已呈頹敗之勢,卻在迎回阿古木郎後士氣大受鼓舞,越戰越勇,最後不但扭轉劣勢,竟還隱隱有勝我大曆之勢!” 皇后神色凝重的嘆了口氣,一副憂國憂民之態:“如今渭城已失,百姓遭殃、生靈塗炭。”
吉達雖一路被六皇子帶人追殺,卻依舊將小王子阿古木郎平安護送回東胡,無愧他東胡第一勇士之稱。
太后手裡轉著一串佛珠,面上隱現怒容:“都是質子府那群蠢貨辦事不利,連個幼童都看守不住,我大曆要他們何用?”
“母后所言極是,阿古木郎若是沒逃回東胡,汗王后繼無人,自是不敢如此肆無忌憚。”
隨侍一旁的青蓮夫人見太后、皇后面色俱不大好,忙笑著進言緩和氣氛:“兩位娘娘不必太過憂心,東胡人不過是強弩之末,睿王英勇善戰,定能反敗為勝”
韓夫人聞言朝她感激一笑,她隨侍在雙後身旁,一直都如履薄冰、不敢輕易開口———此刻領兵同東胡人交戰的是她的姐夫展靖嶽,大曆失了一城,她有些擔心今上會治罪展靖嶽,更擔心雙後會遷怒於她。
唉,都是那些野心勃勃的東胡人鬧的!
上首坐的那些人憂心忡忡的談論國事,卻絲毫不影響下面坐的把些小姑娘們。她們早已三三兩兩的湊到一塊,咬著耳朵說悄悄話。
孫妙雪雖看似面帶微笑的同人交談,實則一直悄悄注意太后、皇后那邊的動靜,聽得她們之間的對話。眸光微閃,內心又飛快的算計起來……她興許可以藉著此事將孫妙曦一軍!
太后、皇后可不比流芳閣那幾位先生,她們可是一句話就能定人生死的上位者。
若是她能借著兩國交戰這股東風,狠狠的將孫妙曦一軍。極有可能讓孫妙曦從此萬劫不復、再無翻身之地!
不,只要挑起雙後對孫妙曦的偏見,孫妙曦回話時一個不仔細,甚至還可能掉腦袋!
孫妙雪輸了第一場比試、無緣自主點夫,生生沒了那唯一的一線生機,如何不將孫妙曦恨之入骨?
她恨不得孫妙曦即刻就死在她眼前!
不對,即便孫妙曦死在她面前,她也還要上去狠狠踩上兩腳才能洩恨!
這時,身姿妙曼的宮女們魚貫而入。又在眾人面前的長案上添了幾道菜。
孫妙雪見其中正好有一道西湖醋魚。心裡頓生一計。用銀筷虛指那道菜,笑著稱讚坐在身旁的孫妙曦:“三妹妹,那日之事後。我每每一看到魚,就會想到魚鉤。繼而聯想到你的聰明才智———你當日在那種境地,還能想到用一串佛珠救下東胡小王子,真是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孫妙雪稱讚孫妙曦的聲音不高不低,正好足以讓上首那兩位聽清楚。
皇后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皺眉出聲詢問:“孫二孃,你說孫三娘救過東胡小王子?”
孫妙雪被皇后垂詢,立刻畢恭畢敬的起身站好,用略顯天真無邪,卻與有榮焉的語氣回話:“回稟皇后娘娘,正是如此。”
皇后黛眉越蹙越緊,有些不喜孫妙雪不知輕重,竟當眾提及小王子之事。
她只側目掃了身旁立著的女官一眼,那女官便知趣退下,很快就有人尋了些由頭,將席上那些不知情的閨秀請了出去。
“你且仔細說說。”皇后再次開口,語氣淡淡的,目光卻緩緩掃過孫妙曦。
孫妙雪盼的便是這句話,立刻繪聲繪色的把當時的情形描述了一遍,重點描述了小王子當時如何危在旦夕,孫妙曦又是如何憑藉聰明才智,以出人意料之法救小王子脫險。
孫妙雪說完不忘展現友愛姐妹之心,替孫妙曦揚名背書、博取賢名,故作天真無邪的問道:“皇后娘娘,臣女說舍妹聰明過人,沒說錯吧?”
宴請的偏殿一時陷入沉默之中,先前的熱鬧瞬間不復,只剩下落針可聞的寂靜。
“好一個聰明過人的大家閨秀!” 片刻後,皇后開口打破沉默,聲音冷冷的,深沉如水的目光落在孫妙曦身上。
孫妙雪聽得皇后這話明顯另有所指,嘴角微微上揚,展露出一個無聲的笑容———很好,把這件事捅出來後,皇后看向孫妙曦的目光果然多了幾分不悅,就連未出聲的太后也微微有些面色不虞。
她的第一個目的算是順利達成了。
她還有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