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 後勤的差距
感謝無謂化有謂起點幣打賞1000起點幣稚名起點幣打賞1000起點幣
荒涼的平原上,幾十名美洲野戰軍士兵,一邊談笑著一邊押解著上百個蘇族部民和十多匹上好的戰馬。
期間,不時有印第安士兵拿著皮鞭抽打速度慢的,或者是單純的‘看不順眼’的蘇族俘虜們!
這些蘇族俘虜全都是青壯年,不方便押解的老人和孩子,早就被處理過了,這些印第安士兵的刺刀上,殘留的紅色血跡,時刻提醒著那些沒有被帶上手銬腳鐐的蘇族俘虜,即使他們身上沒有任何枷鎖,也不要存在什麼不好的念想……
幾十名全副武裝的印第安士兵押解上百個空手的蘇族俘虜,哪怕不用繩子將這些蘇族俘虜綁起來,也絲毫不用擔心發生什麼變故!
當然,印第安士兵這麼做不是因為自大和圖個方便,只是單單的因為繩索不夠……
在沒有鐵路的路易斯安那,任何一項後勤物資都要精打細算,有運送繩索鐐銬的地方,還不如多帶上一些糧食和水!
近代戰爭的規模之所以比冷兵器時代的人數規模大出幾十倍,主要就是後勤體系的差別。
在鐵路出現之前軍隊的行軍速度最快不超過每天三十公里,此處說的是普通的行軍,而不是急行軍。我們可以來做一個最簡單的算術,一個普通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時5公里,但這是在不負重且路面狀況良好的條件下。但士兵需要進餐和休息,不可能長時間一直保持這個速度。而且我們知道,在戰時士兵要揹負大量的物資,除了武器還有糧食、飲用水及被褥等,一個普通士兵的負重在十多公斤左右。這還僅僅是單兵的負重,如果再考慮到隨軍的大炮、彈藥、糧食等輜重,行軍速度只會更慢。在公路出現之前絕�